日前,校园兼职O2O平台口袋兼职宣布获得2000万人民币的A轮融资。而在此前,同样针对校园市场的兼职猫、一米兼职也都获得了融资,从微信公众号做起刚刚进入市场一个月的“每日兼职”也是来势汹汹,在网路上掀起了热议。

一说兼职,笔者的内心简直是崩溃的。谁没年轻过呢?我年轻的时候找兼职还是靠楼道里的小广告来的,现在的年轻人很幸福啊!不过,模式好不代表内容好。抱着为年轻人负责的态度,笔者一一下载了最近风头比较劲的几款校园兼职APP,想看一看我当年的“痛点”有没有被解决。
痛点一:黑中介。
学生群体最单纯,也容易上当受骗,我在大学阶段找实习的时候,就遇到过直销公司冒充国际公司来校园招聘的情况。结果去了公司面试才知道还要交入会费的!每拉一个会员奖励一元钱哦亲!果断跟就业科的老师告状,从此该公司除名。现阶段的骗子们借助高科技手段也是道行越来越高了,兼职APP能否凭借火眼金睛帮助同学们筛掉骗子呢?
痛点二:学生沦为廉价劳动力。
不止一次听到还未毕业的学弟学妹跟我抱怨,明明是去当助理设计师的,可是每天都在复印打字;明明是去当兼职摄影师的,可是一直在举反光板。很多公司招实习生如同招小工,不会爱才,也不培养人才。学生只能沦为廉价劳动力,兼职的目的除了赚取少的可怜的劳务费,并不能学到什么本事。
痛点三:轻如浮萍的实习证明。
笔者上大学的时候头脑简单,找兼职其实也希望做简单的工作。去肯德基或者麦当劳?无印良品不错哦,环境好,同事都很nice;咖啡厅就是上佳选择了,据说星巴克剩下的蛋糕都是员工的……
现在回想起来,实在是得不偿失。一小时只有8-10元,除了家庭状况非常困难的同学,对于其它人来说真的不会让生活发生太大的变化。而这样一种只能证明你参与了服务行业的实习证明,其含金量也是少之又少了。
总之一句话:做靠得住的产品,才能留得住用户,留得住用户,才能得到发展。兼职很简单,但是做兼职者的平台,却万分复杂,不光是介绍到了兼职就了事,还要跟进整个过程,及时根据反馈改进,才是负责任的良心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