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微信公众号多如牛毛,有的是企业宣传平台,有的是电商平台,还有的是专门指导公众吃喝玩乐的平台,在全省五花八门的16833个微信账户中,名为运城掌上生活的公众号已经连续两周(3月8日-21日)登上了总榜100强的榜首。
话说,这个公众号的创始人名为小掌,是个85后,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曾就职于新浪网站,当微信兴起时,这个“运城娃”放弃税前年薪20万的待遇,白手起家回乡创业。
2014年6月,“运城掌上生活”就此诞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这个微信平台怎么能玩得风生水起,下面就为大家揭秘一下。
扎根本土,让公众有亲切感
估计操盘微信的人们都有相同的顾虑,怎么样才能迅速涨粉儿?也就是说,怎么能让大量的公众来关注。现在但凡用微信的,谁能没几个公众号,大多数公众号运营的手法是转发几篇心灵鸡汤,或把网上的帖子搬运到微信里,实用的内容不多,久而久之常会沦为鸡肋。
小掌最初试水时也是奔着粉丝量去的,除了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外,其他人根本不知道运城有这个网络平台。一个巧合,小掌开始尝试做原创作品,最为吸引人的是“运城四级话测试”和“2048游戏”,前者无需多言,估计每个地方都推出过家乡话的测试,后者则利用十六宫格的原理,用相同的运城各县市的地名来拼凑出新的地名。
你别说,这还真讨巧,运城当地的人们一传十十传百,纷纷加入到测试和游戏中,这种以本地元素为内容的帖子,备受人关注。小掌“淘”到了公众号的第1000个粉儿。
对于推广新事物而言,接地气貌似都是首要法则,看到前景不错,小掌开始从运城当地发生的事件以及受关注的事件上做文章。他推出了“到运城来看海”的文章,是针对运城暴雨后城市积水问题做的,仅此阅读量就高达40多万,粉丝一夜之间就多了2000人。
线下活动,扩充品牌影响力
假如你遇到很有兴趣的公众号,肯定会想“这是谁办的?”说实话,颇有点广播听众想见DJ的感觉。利用公众的猎奇心理,小掌做了一些线下活动,这也是涨粉的好机会。
初级阶段,小掌就是想单纯的让粉丝多起来,所以他在当地市区繁华地段,举办送水活动,只要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就能得到一瓶矿泉水。一天下来,倒也收获了1000个粉丝。可是,对于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来说,这赠送还真不是长久之计。
随后,小掌组织了一场“快闪”,在当地中心时尚广场举办快闪求婚,并且把视频放在微信号里。在公众号中还有个固定板块,叫做“美女探店”,顾名思义就是请一帮美女去帮你打探好吃的饭店,这对于“吃货”来说无疑是最大福利……另外,运城本地的吃喝玩乐都能在运城掌上生活里找到,再加上有些招聘、求职的信息,小掌都帮着公布,这“一站式”服务深得年轻粉丝的心。
最为重要的是,小掌还利用这个平台做公益活动,比如帮当地家庭困难的孩子们募集学费等。仅半年时间,运城掌上生活深受运城人的喜欢,大家给予它的标签是:全面、体贴、充满人文关怀。
微视频,逗比之余欢乐多多
“运城掌上生活”还有一个“杀手锏”,就是《运城故事汇》系列视频。据我的一个运城老乡说,过年期间,这些微视频在当地转发量相当高。其实,不光是运城人,不少外地人都是因为这些原创视频而关注了这个公众号,所以说该微信能连登榜首,也是因为微视频抓住了一大批用户。
“我们做微视频就是想让工作在外的运城人能听到乡音,见到家乡熟悉的街景、风貌。”从求学到工作,小掌在外漂泊了十多年,外乡人都知道运城人聪明、幽默,但毕竟那只是个印象,实质性的内容大家感受不到,如果通过视频把这些人文积淀呈现出来,吸引的可就不单单是运城人了。
“事先声明,我不是运城人,但看了几期微视频之后,真的是欲罢不能,因为里面的内容太搞笑了。”在《番外篇小明来了》里,昔日英语课本里的李雷、韩梅梅、吉姆通通出现,倒也让不少80后充满了回忆……该视频的阅读量高达1500万。小掌坦言,他们专门有个“逗比剧务组”,就是为微视频出谋划策的。
小掌还要推出类似《编辑部的故事》等微电影,争取和国内目前比较大牌的视频网站合作推广。那时,“运城掌上生活”就会更强大了。不久后,争个华北地区第一也不是没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