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Online到Offline,生鲜O2O要解决的不光是线上的浏览、订购、支付等问题,更重要的是线下的物流配送,也就是O2O的核心:去中介化,这是生鲜O2O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但对于蓝海市场的生鲜O2O,目前鲜有优秀的项目涌现,其主要的问题多种多样,比如物流配送,目标群体太小,用户习惯难以培养等等,都会令生鲜O2O创业者们面临死亡的危险。
1. 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配送
死亡指数:★★★★★
物流配送的问题,在所有生鲜O2O企业都是一个关乎生死的问题,甚至这是整个O2O领域都面临的困境。O2O行业真正能够从大家口头上的概念变成现实中的成功模式,物流配送商是第一位的。目前所谓最好的解决方式——不断的扩充店面或是线下自提点,似乎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但这除了提高生鲜O2O企业的运营成本,令创业者很难与电商网站、传统企业在竞争中有优势,还会拖慢自己的成长速度,并不会根本解决物流问题。
目前几乎所有的生鲜O2O创业者依然都没有解决好物流配送和成本等的综合性问题。相对于普通商品来说,生鲜食品对于配送的要求极高,要保证食品干净新鲜,对配送时间,配送中保鲜盒、配送车等都是有严格要求的。但生鲜O2O的创业者,面对这个不可逃避的现实,也在无奈的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2.找不到足够大的目标人群
死亡指数:★★★☆
对于很多如果生鲜O2O创业者找不到足够大的目标群体,这是很现实的问题,因为包括生鲜在内的整个O2O行业,其目标人群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一旦定位出现问题,就会面临死亡的危险。那么当创业者不能保证这个目标人群足够大的话,就要改变模式了。2015年“小农女”在深圳南山科技园正云路开设第一家生鲜站,成为第一家在珠三角地区涉足线下O2O的生鲜电商,其生鲜店改变思路,主打“批发价买菜”,每天对会员都有5折和免费拿菜的优惠活动。这个思路就把目标人群一下子拉大到很大范围之内了,因此其流水也能够保证。
3.用户习惯难以培养
不仅仅是几年前的生鲜电商市场,就是今天整个生鲜O2O领域,都在为培养用户习惯而买单。用户对生鲜O2O既爱又怕,担心价格,关心质量,忧虑配送,害怕安全。因此懒惰而挑剔的用户,在生鲜电商网站上每次消费的时间成本都很高。这个问题确实短时间内无法解决,是每一个生鲜O2O企业为了行业都需要做得过程。但很多用户的要求也并非高不可攀,比如让他们在上班前选购了生鲜食品,下班后就可以拿到,不论是去线下门店自提,还是配送到家里或者办公室,那么用户的满意度就会大大提高,也更有意愿采用这样的方式来选购生鲜食品。一旦这样的习惯养成了,生鲜O2O也会慢慢形成规模和趋势,成为用户生活的一部分了。
4.供应链问题难以保证
死亡指数:★★★★
对于生鲜O2O的用户来说,供应链问题决定库存损耗,好的食品保质期长,能够极大地减少库存积压时间,另外也会减少用户退换货的比例。另外供应链问题还决定了消费者的信任、口碑和回头率等。消费者对于生鲜食品期待明显要更高一些,因此很多生鲜O2O企业也打出了有机或者绿色的概念,但因为生鲜类本身对于货源的非标准化需求,以及品质上的苛刻,令很多生鲜电商的货源不能充分保证。消费者一旦遇到一两次问题,就会丧失对生鲜O2O企业的信任,而媒体也会加入到扩大曝光的阵营,将生鲜O2O企业本来并不大的问题演变成行业性灾难。
5.标准化模式无法实现
死亡指数:★★★
对于生鲜电商而言,标准化模式是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电商的标准化包含很多内容,货源充足,价格透明,配送统一,品质保证,退换简单等等。但目前来说,生鲜电商因为还主要是创业型公司,面对的用户消费频率不高,对价格比较敏感,品质很苛求等,这样双方就会产生很大的供需矛盾,因此标准化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作为生鲜O2O企业,可以先从价格、品质和配送这几个最主要的方面着手来解决,在一个并不成熟的市场,如果将消费者的主要矛盾解决了,其次要矛盾并不会成为其再次购买的主要因素,当然这是抓大放小的无奈解决办法了,生鲜O2O的标准化模式中,每一个因素还是都需要充分重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