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过渡期的延长,河南保税物流中心总裁徐平并不感到惊讶。过渡期之所以延长,是前一段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协会(筹)一直努力向各部委沟通反映,各部委密集调研后对行业的一个回复。
国家给予了跨境电商更大的过渡空间和回旋余地,有利于维护消费者利益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国家下一步确定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的“身份”和形成长期运营标准模式。
有业内人士分析,“海淘”新政的再次延期,表明了国家对跨境电商的扶持态度,也说明了国家认识到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并不是碎片化的一般贸易,需要对跨境电商零售这一新经济、新业态进行顶层设计和长远考虑。
面对消费升级和用户需求变化,未来的跨境电商靠什么来“打拼”?河南保税物流中心政策研究室高级研究员刘志刚表示,跨境电商今后发展需要利用自己流量和市场份额优势与国外生产厂商谈判合作,进行供应链整合,确保采购商品的货源丰富、质量安全。
中大门市场部总监贾路也认为,资源整合或许是下一轮行业发展的主旋律,跨境电商企业当提高自身商品质量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过渡期虽延长,但新政暂缓并非一劳永逸,‘练内功’不可怠。”我省一些规模较大的跨境电商企业纷纷表示,低门槛跨境电商的“政策红利时代”已结束,行业竞争的本质已回归到真正解决用户痛点上;过渡期是“练内功”的最佳时机,可让企业静下心来潜心打造品牌、增加商品品类,提高自身竞争力。
据商务部称,经国务院批准,今年5月11日起,我国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B2C)有关监管要求给予一年的过渡期,即继续按照试点模式进行监管,对天津、上海、杭州、宁波、郑州、广州、深圳、重庆、福州、平潭等10个试点城市经营的网购保税商品“一线”进区时暂不核验通关单,暂不执行化妆品、婴幼儿配方奶粉、医疗器械、特殊食品(包括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的首次进口许可批件、注册或备案要求;对所有地区的直购模式也暂不执行上述商品的首次进口许可批件、注册或备案要求。
为稳妥推进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监管模式过渡,上述过渡期进一步延长至2017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