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显然已成为各大巨头公司和初创企业的激烈战场,这不仅是互联网公司之间的战场,也是互联网公司与传统企业的战场,所以战争必然异常激烈。但是,当巨头纷纷布局社会的时候,留给初创企业的机会貌似已经不多,特别是一线城市,很多初创企业只能寻找一些夹缝机会,但是这个机会不仅风险大,而且攻坚困难。
有人说物业是社区的门神,要进入社区首先要征得门神的同意,这里产生两个分歧:是与物业合作呢还是直接替代?也有人说社区O2O领域,初创企业在一线城市已没有机会,二三线城市还存在与巨头较量的机会。那么与物业的关系应该怎样处理呢?二三线城市真的还有机会吗?我们通过沈阳的一个社区O2O平台“微帮”为例来进行分析。
目前社区O2O产品早已开始进入二三线城市的社区,但是拓展速度相对较慢。据了解,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巨头企业业务重点在一线城市。一线城市在用户数量及接受程度、前沿的科学技术及资本的聚集等一系列因素决定了巨头公司业务的重点业务必然在一线城市。据笔者对打车市场的了解,北京的订单量就占据全国的近三分之一。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当业务能够在一线城市形成一定规模后,往其他地区复制是很简单的事情。
2.地方创业公司自身缺陷。像翟永这样在北京打拼过然后回到二线城市的创业者还是少数,而微帮三位创始人的北漂经历也是支持微帮走到今天的重要原因。二三线城市在资源、人才等各方面都是劣势,这也是为什么二三线城市的很多领域的新型业务都是巨头企业渗入,本地企业往往没有招架能力。
3.发展环境滞后。二三线城市的发展显然要落后一步,而且速度上也会慢一些,但是这种劣势对于像微帮这样的团队来说却是优势。微帮创始团队具有一线城市打拼经历,能够感触到比较前沿的事物,所以能够在去年九月份开始着手微帮这样一个社区O2O平台,但是所处的环境也决定了微帮在发展速度上要慢一些。
但是,作为一个地方初创企业,能不能招架住巨头的冲击是微帮将面临的生命危险 。目前58到家已覆盖全国超过30个城市,美团到家已拓展国内7个城市,大众点评已拓展全国15个城市,还有各种家政类、洗衣类、上门类等本地生活服务类的初创公司拓展速度也非常快,这对微帮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面对这些挑战,笔者认为微帮需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在与物业沟通方面是否真的取得成效,这种经验或方法是否能够复制到除沈阳以外的其他地区?2.目前已有的40多万用户的粘性是否足够强,会不会因巨头的到来而“背叛”自己?3.接下来是否有足够的支撑条件与“外来者”赛速度和服务质量?
这是一个最好的年代,也是一个最坏的年代,最重要的是看你在不在这个年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