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仅针对中国消费者,支付宝还是把业务开展到了欧洲设置了收银台。纵观眼下的第三方移动支付,国内市场硝烟尚未散去,国外市场战争又起。
日前,有消息称,中国最大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正与欧洲实体零售商签署合作协议,旨在为前往欧洲国家(包括法国、英国、德国以及意大利等)的中国游客提供更多的服务,为其移动钱包应用程序增加更多功能。
支付宝方面向新金融记者证实了这个消息:“与欧洲部分实体零售商合作已经落地,现在已经能在欧洲使用支付宝。”
此前,支付宝与包括巴黎最大百货之一巴黎春天(Printemps)在内的巴黎零售商进行了相关谈判,又与安盛集团达成代售旅游保险的协议。另外,德国慕尼黑机场与支付宝也已达成合作,机场将全面支持支付宝。今后,中国游客在慕尼黑机场购物时,无需兑外币,只要打开支付宝,扫一下就能完成支付。
不过,不惜跨过大洋也要布局战线的支付宝,并没有计划对中国以外的消费者开放此项服务。
“暂时没有这个计划,我们想现阶段先把中国的消费者服务好。”支付宝相关负责人对新金融记者表示。
眼下,国内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市场份额已被瓜分完毕。根据相关统计显示,在2015年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市场份额中,支付宝以72.9%的份额居首,财付通以17.4%位居第二,拉卡拉、百度钱包、易宝支付的市场份额均在1%以上,分别为3%、2.2%、1.5%;快钱、平安付、京东支付、连连支付相对较小。
由此,寂寞得找不到对手的支付宝,将目光转向了欧洲。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数据,2015年,大约有1.2亿中国游客出国旅游,同时除了亚洲以外,最受中国游客青睐的旅游目的地是法国、意大利、瑞士和德国。中国游客在旅游期间平均人均消费达到了875美元。这将很快成为一个新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