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子商务的发展史上,2012-2013年是繁华的一段时间。从2014年开始,当时流传一种声音“生意越来越难做”,原因很多,其中线上流量越来越贵成为电商人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除了之外,人员的配备也是农村电商发展停滞的一项重要原因。
同时伴随着消升级,当时被认可的突围之路有两条:一是走出去,即跨境电商;二是走进来,即农村电商。
2015年,在国家“互联网+”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农村电商成为焦点,巨头京东、阿里、苏宁纷纷发力布局。为此,这一年也被称为农村电商元年。
在将近两年的时间内,农村电商似乎看起来更像是“雷声大雨点小”,风头俨然不及跨境电商,这点可从媒体的报道中管窥一斑。然而巨头从未停下开垦的脚步,只是相比跨境电商,农村的土壤相对贫瘠。
一方面农村电商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比如通信、物流;另一方面农民的思维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同时,农村电商人才匮乏,导致发展缓慢。所以现在国家大力倡导毕业生回家乡创业,其主要目的就是为发展农村电商而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