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生鲜电商的,远不止京东一家。千亿级的市场规模以及不到1%的渗透率,让生鲜电商成为一片触手可及的蓝海。但现实是,2015至2016年,一批生鲜电商网站遭遇困境:本来生活、天天果园关闭线下实体店,青年菜君遭遇清算,爱鲜蜂大规模裁员等。这意味着,阵痛之后,生鲜电商的竞争格局已悄然升级。
像京东这样拥有自己大面积生鲜仓储的企业,并不多。
用“一个巨大的多功能冰箱”来形容京东北京生鲜仓也毫不为过。就像每户人家里的冰箱一样,这个占地15000平方米的大仓库,保存着海鲜、水果、蔬菜、肉禽蛋品等在内的各式商品。
每天,在仓库的不同区域,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生鲜商品的入库、上架、分拣、打包、出库等类似于普通仓库里的流转环节。但与普通仓库相比,生鲜仓多了冷藏、控温、深冷、冷冻四大区域,在这些区域里,保存着不同种类的产品。
冷冻区还并不是最冷的地方,比之更甚的是深冷区,温度低于零下22℃。相较之下,冷藏区(0℃-4℃)和控温区(10℃-15℃)里,简直就是春天。
相较于收货区的热火朝天,生鲜仓内的快检实验室显得安静与温暖许多。据介绍,这个实验室是针对生鲜商品的特点与特性进行快速检测的地方,能够完成蔬菜水果的农药残留、畜禽水产类商品的兽药残留以及二氧化硫、甲醛等指标的检测。
“快检环节发生在收货环节之前,经快检合格的产品才能入库,不合格的产品京东将予以拒收。由于并非国家强制要求,不是所有生鲜电商都设有这个环节,我们如此设计,也是出于对消费者食品安全的考虑。”一位京东生鲜仓快检实验室工作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好在从7月设立至今,我们暂未发现异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