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之于眼镜行业,既是搅局者也是促进者。新兴的眼镜O2O行业近来格外活跃,不同于传统眼镜业在业务上下游上的延伸扩张,以及其他O2O疯狂式烧钱换流量,眼镜这样的低频领域更需要对传统渠道的变革来获得资本青睐。
除传统线下门店的销售模式,眼镜电商兴起之初,大明眼镜、宝岛眼镜等一批传统明星企业选择与团购类、平台类电商合作的方式触网,这种方式至今仍是传统眼镜企业拥抱互联网的主要形式。但无论是团购券还是折扣券,消费者配镜的过程仍要回归到线下门店,线上平台起到的只是引流作用。
在LOHO创始人黄心仲看来,传统眼镜企业拥抱互联网的方式只是增加了用户购物的渠道。但对于眼镜O2O企业来说,线上平台是实现企业产业链闭环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LOHO有自己的设计、生产资源,通过自建平台和自营门店实现O2O闭环,让企业能更及时了解、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据了解,消费者通过LOHO线上商城可以查询门店、预约配镜,到店完成验光及配镜体验。
借助储存的数据,LOHO会将用户情况、偏好反馈给设计、生产端,以助于信息推送和新品研发。区别于LOHO全产业链布局,亿超眼镜通过提供上门验光服务探索新渠道,同样受到了消费者和资本的青睐。
眼镜O2O企业在品牌定位上强调眼镜的时尚属性。黄心仲称,LOHO视为快时尚商品,而且与亮视点、木九十等线下时尚眼镜品牌相比,更有意打造眼镜消费的低价、高频概念。观察发现,以光学眼镜为例,传统眼镜店的人均消费价格在800元以上,眼镜O2O企业人均消费价格在300-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