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前的喧嚣不同,2016年的跨境电商面临不一样的政策环境。2016年11月15日,商务部网站发文,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监管过渡期进一步延迟至2017年年底,对于跨境进口电商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消息。
在消费升级的趋势下,以中国中产阶级为主的消费者对海外商品有强烈的需求,跨境网购成为海外消费的重要方式。在2016年的“双11”、“黑五”促销大战中,跨境进口电商们如天猫国际、京东全球购、亚马逊中国、蜜芽、洋码头、国美在线、网易考拉海购、丰趣海淘、小红书、达令等加入“战队”成为重要参与者。对此,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通过此前对领先的跨境进口电商大佬的调研访谈,总结了跨境进口电商大佬眼中的“进口与消费升级”。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进口跨境电商产业链图谱》显示,目前进口跨境电商电商模式有五大类:1)直发/直运型(天猫国际、京东全球购、洋码头、聚美优品);2)自营B2C型(京东全球购、亚马逊海外购、丰趣海淘、蜜芽、唯品国际、网易考拉海购、小红书);3)导购/返利型(55海淘、什么值得买);4)跨境O2O型(苏宁、保税国际、优盒网等);5)海外代购型(淘宝全球购、美国购物网)。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高级分析师莫岱青认为,跨境电商由打造爆款单品向提供全程的优质服务转移,对企业而言,消费升级的趋势对其资源整合、全程把控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从货品采购、销售服务等每一个环节都影响用户体验,基于此,也为电商从不同领域着手建立竞争优势提供了切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