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93-5552

新旧电商模式更迭中的希望

 
2017-01-23 10:35:58所属分类:行业动态

2015年,笔者曾经分析过国内生鲜市场主要有两大平台电商、九大垂直电商和诸多中小型生鲜电商三股势力(参见《生鲜电商大时代1:百亿市值的诱惑》)。那么,在流量、消费人群和产品都发生变化的环境下,2016年生鲜电商的格局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

平台电商

阿里系的霸主地位不变,而且布局也更加清晰:喵鲜生主打生鲜爆款和推新爆款;天猫超市主打中高收入人群市场,一站购齐居家生鲜;淘宝汇吃去囊括众多的小而美;收到阿里投资的易果生鲜也开始布局供应链。

在有了易果的供应链和物流后,京东对阿里的追赶更难了,而且京东2016年还趟了O2O的浑水(2017年1月初,京东宣布关闭京东到家的上门服务)。即便如此,京东依然有一批寻求购物便捷和服务品质的忠实用户。

阿里和京东占据了生鲜电商主要市场,这与往年的情况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另外两股势力则有较大变化。

垂直电商

去年的九大垂直生鲜电商:我买网、顺丰优选、沱沱工社、飞牛网、本来生活网、天天果园、易果网、甫田网和美味七七。这九家中,美味七七已经倒闭,沱沱工社放弃扩张深耕有机市场,甫田网拓展华人市场未能成功。到今年形成了新的垂直电商第一梯队(参见《2016生鲜电商年中考察:格局与趋势》):我买网、本来生活网、顺丰优选、每日优鲜、拼好货(后与拼多多合并)、都市菜园、天天果园和易果网。

全品类的垂直电商越来越集中,呈现马太效应。做全品类生鲜电商,如果挤不进第一梯队将很难生存,这也跟流量入口、消费人群和产品的变化有关。

PC电商的时代已经过去,更多的流量入口来自移动端,而大部分消费者不可能在手机中装载太多的App或者关注太多的服务号;同时,主流的生鲜产品如进口车厘子非常标准化,在哪个平台都能买到。这种情况下,第一梯队的八家就足够消费者选择了。

中小电商

诸多中小生鲜电商玩家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群体,其中有地区性的全品类垂直电商,有进口商和批发商转型做细分品类的电商(如水果、海鲜批发商/进口商等),也有上游企业做电商直营的(如褚橙、科尔沁牛业等),还有诸多原产地的农户、经纪人/采购人的产地直营。

对于这些中小电商而言,有两个渠道选择:一个是淘宝/ 天猫;一个是微信商城/微店。更多的中型电商活跃于淘宝/天猫,比如水果海鲜的进口商或批发商,因为商家在淘宝/天猫能够通过搜索和排名引流,而这些商家掌握一手货源,有价格优势,能够靠此引流。

微信商城和微店无法外部引流,但是适合一些有忠实粉丝的小农庄/农场进行直营,因为这些小农庄或农场的产量小,在淘宝很难靠搜索排名引流,倒不如丰富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培养忠实用户,进行社群运营,通过移动社交引流。

中小电商的蚕食和增量

中小电商还有另一个有趣的现象,它们在一边蚕食着大电商的市场份额,同时也为整体市场提供新的增长动力。

在淘宝搜索一些热卖进口生鲜,如车厘子或奇异果,销量排名前十的除了天猫超市外,就是几个进口商转型的电商,可以说这类商家在蚕食着这些热卖单品的市场。但是这个现象的重要意义不在此,在于从整体市场的角度看,中小电商为市场提供了新的增长动力。为什么?

因为这类商家通过另外一种方式降低了这些热卖单品到消费者手中的价格。这类商家掌握一手货源,在进价上不输给大商家;他们没有自建物流,采用大规格包装的方式来减少物流成本占的比例,这样就可以提供更优惠的价格。虽然对于消费者,这样的包装服务并不方便,但能把价格拉的更低,则意味着能去渗透中等收入人群这个更大的市场,而以往生鲜电商是不看重这个市场的。

Copyright © 2013-2018 合肥彼岸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地址:合肥市高新区亚夏汽车大厦17楼
工信部备案号: 皖B2-20150071-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150071-4 安全联盟认证 安全联盟认证 安全联盟实名认证

copyright@2015 合肥彼岸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话:400-893-5552 0551-65371998 QQ:800022936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亚夏汽车大厦17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