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跨境电商常用的两大物流方式:以阿里、网易考拉为代表的保税备货方式和洋码头为代表的跨境直邮方式。二者区别在于先有货还是先有订单。保税备货,即先将货物囤在保税区,消费者下单之后再配送至客户;而跨境直邮,是指消费者下单后,商家在国外把商品统一打包入境清关后,再配送到消费者手中。
此前业内有声音认为,保税备货受模式所累,商品品类受限,往往主打低客单价爆款,供应链风险压力大,税改后,这类跨境电商面临着较大价格上升压力。目前,很多跨境电商为了抢占市场,通过不断降低价格等“价格战”的方式,这也导致跨境电商陷入了不良竞争中,尤其这一模式也导致假货横生,影响了整个跨境电商的有序发展。
税收政策实施已有大半年,而跨境电商也将在更公平的环境中与传统零售企业、国内消费品生产企业进行竞争,成本较高的跨境电商或将被淘汰出局,这也促使跨境电商的重新洗牌。
税改后国内跨境电商要经过一个整合期,重新洗牌在即。新政出台后,跨境电商低门槛时期彻底过去,跨境电商将
进入规范化、规模化、公平化的高速发展轨道。不过,改革后“海淘”仍有优势。政策将在限值以内的商品关税税率暂设为0%,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按应纳税额的70%征收,其综合税率水平低于货物税综合税率和调整后的行邮税税率,尤其是对母婴类等大众消费品,尽管税收成本有所提升,但电商企业可化解部分成本,总体影响有限。
面对价格上涨的压力,零售市场竞争压力将会加剧,一些规模大、实力强的跨境电商主体,将会快速调整供应链模式和商品结构,整合国内集采力量,建立健全“海外仓”的布局,提高供应链流转效率,增强上游议价能力,并通过组合促销方式,实现相对平稳地过渡。而零散小型主体将面临严峻的生存考验,比如许多通过从零售店扫货邮寄的海外代购模式,将逐渐失去原本的价格优势,要么关停,要么调整上游对接渠道,实行更为垂直细分化或者为大型跨境电商平台或企业充当分销商的角色。
所以,从总体上看,税改新政扩大征税范围并提高征税力度,对于跨境电商企业和平台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在税收和价格杠杆调节下,跨境电商行业格局、主体结构、商品结构、仓储物流模式、跨境业务完善和消费者行为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有利于行业规模化、规范化和创新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