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探索近年来跨境电商的发展轨迹,以“代购”为主的海淘是绕不过的开端。赵萍认为,跨境电商并非从传统贸易中衍生出来,而恰是海淘不断规模化、组织化和规范化的结果。
任慧也是“海淘族”中的资深党了,对她而言,海淘无可替代的优势之一,就是选择的多样性。她热衷的许多小众品牌,国内很难找到,而借助海淘,幸运的时候还赶上打折活动的优惠期,总能收获心爱之物。
“海淘所反映的,正是国内市场消费结构升级的过程中,消费需求的不断个性化和多样化态势。原本一般进口的大众品牌和大批量产品无法满足需求,从而逐渐催生了以‘小批量、多品类、多批次’为特征的跨境电商。”赵萍分析说,跨境电商,也是国外产品进入中国市场,进行市场测试的渠道。
而跨境电商的出口端,则遵循着同样的需求逻辑。“跨境电商具有渠道扁平化优势,它缩短了传统的供应链环节,使外贸企业直接面对零售商和消费者,有助于满足个性化消费需求。同时,跨境电商交易为中国企业探索国际市场提供了先行先试的渠道,从而避免批量生产所导致的新品积压等风险。”赵萍说。
据《2016年(上)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2016年上半年中国出口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2.09万亿元,占比达到80.4%;2016年上半年中国进口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5125亿元,占比19.6%。
从交易模式来说,2016年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模式跨境B2B交易(从企业到企业的交易模式)占比90.7%,跨境B2C交易(从企业到消费者的交易模式)占比9.3%。
两相比较,就能发现在中国的跨境电商中,B2B和出口已经成为重要大头。这也预示着中国跨境电商的主流将会是进一步的规模效应——大平台、大用户、大订单、大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