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微信公众号成为流量入口,影响力加强,获融资不断。同时,公众号运营圈子形成了一个自发性的相互投资的趋势,特别是流量号运营者和原创号运营者开始相互融合。
尽管他们的投资规模比起专业的投资机构微不足道,但在一个新兴产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行业的自我造血功能,倒也显示出了公众号这个全新媒体产业的奇特之处,也证明了这个产业拥有多么兴旺的生命力。
微信支付让用户可以在微信上购物、打车、充话费、买车票或机票,根据Mary Meeker的《互联网趋势报告》,有31%的微信用户通过微信购物。
微信公众号的优质内容流量和微信的社交渠道,具有“洪荒之力”的电商变现能力,「寻找田野」「小羽私厨」「黎贝卡的异想世界」等公众号创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内容电商“奇迹”……
内容电商更懂得“以人为本”,更注重情感认同,更追求小众个性化,更懂得场景化营销。而2017年小程序的广泛应用,将为公众号电商带来更多的想象和收入。
1月9日,小程序正式上线,引发了微信圈子的一阵狂潮,朋友圈满屏都是小程序,各种小程序的交流群摩拳擦掌。有人在朋友圈表示,第一天第一批微信小程序的平均传播量是50W到500W。
随后,监管层紧急叫停金融类微信小程序、罗胖带着1000万用户推出小程序“战场”引发争议,但腾讯公关总监@腾讯张军的一句“有人分手,你还不恋爱了不成”将舆论拉回。
就像公众号刚上线不被大家认可一样,小程序这个新事物被普遍认可或许还需要一段时间,但在微信这个大的流量池里,相信小程序的前途无限,资本青睐也是迟早的事。
广告、版权、电商和O2O,是公众号的四个商业模式。2016年,公众号媒体已经获得了巨大的广告红利,包含官方广点通广告、互选广告和公众号原生广告、效果广告收入,估测已经超过千亿元,只是因为公众号媒体高度去中心化、碎片化的产业形态,使得这一巨大红利数字“不易察觉”。
原创内容是微信公众号媒体的根基所在,直接获取广告和版权收入;2017年小程序的广泛应用,将引发公众号电商和O2O收入。公众号商业红利在飞奔,公众号媒体人与资本谈判的底气更足,资本入驻情况会更加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