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并不是满足了用户的需求的O2O就是可行的。因为高昂的运营成本和教育用户的补贴,目前几乎全部O2O项目都是在亏损经营的,尤其是很多全新的项目,几乎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可以用作参考。如何判断一个项目是否有发展前景是创业者和投资人都关心的问题。
这个要是能给出一个精确的答案我就神啦,简单来说,互联网本身的意义在于提升效率,O2O就是为了效率而生的产物,一个有价值的项目应该是商家和消费者双方的效率都得以提升,才有长期盈利的可能。
用这个标准来衡量你就会发现,大多数上门服务类的O2O都注定会失败,因为消费者虽然方便了,但商家的效率却大大降低了,后者是因为补贴才愿意加入的。
比如上门理发,上门做饭,上门看病,一个好厨师高峰期在高档餐厅忙都忙不过来,怎么会在路上堵上一个小时只为你去做一顿饭呢,除非价格极高。但是价格太高,用户还不如去米其林餐厅品尝一个优秀大厨同时为很多人准备的美食。你们不知道新东方最优秀的老师都是讲大班的吗?
同理上面说到了闪惠,人气火爆的餐厅大多不愿意参加团购,但是对点评买单这件事却并不排斥,后者是一个更优秀的O2O方案,因为它提供了双赢。滴滴如果单做出租车肯定是打不过Uber的,因为出租车司机本来也不太缺活绕来绕去找人还麻烦干滴滴就是赚补贴,想扣他们的点真是门都没有,但快车和顺风车让很多私家车主顺便赚到了之前赚不到的钱,不考虑政府监管的话,就是一个极具商业价值的模式。
当然实际情况要比这个复杂一些,一是用户和商家效率都得以提升但是利润微薄不足以支撑平台的运营成本,比如当下很红的陌生人饭局O2O我有饭,食客和组织饭局的人都收获了比之前更好的体验,但是平台为了促成一个饭局需要付出的摄影,运营,物料,文案,美工的成本不可能从一个均价500元的饭局中抽成中获得。所以如果只有陌生人饭局这一个业务,我有饭的规模越大只会亏得越厉害。
这也是O2O和传统的互联网项目的一个明显不同之处,即前者的起步简单一点,但运营和边际成本都比较高,无法像纯线上的业务一旦爆发增长就会大赚特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