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及电子信息化产业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成为优化城乡消费结构的重要手段。按照市委总体战略部署,近年来,乌兰察布市适应多样化、个性化、便利化需求,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特别是把发展电商与扶贫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打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推动农村牧区电商快递网络和中心城区电商集聚(人才孵化)建设,促进电商与物流快递、龙头企业、特色产业、农村便民连锁超市结合,努力完善服务网络,加大支持力度,全市电商产业发展逐步走上“快车道”。
目前,全市电子商务企业有150家,借助第三方交易平台从事线上线下电子商务交易的企业和个人近1000家,电商从业人员约5千人,B2B、B2C、C2C、O2O等多种电子商务模式种类齐全,覆盖了全市生产、生活各个领域。2015年全市网络购物交易额约17.5亿元,同比增长28.7%,2016年网络购物交易额约24.5亿元,同比增长25 %,其中农畜产品网络交易额约4.5亿元。
对于未来发展需要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全市成立了电子商务工作领导小组和电子商务协会,并组织旗县陆续成立电子商务协会,加强电子商务领域管理,促进行业发展。制定了一批促进
电子商务发展文件,进一步加强了对全市电子商务发展的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
二是制定发展规划。按照《乌兰察布市电子商务发展规划(2016-2020年)》,到2017年,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50亿元,网络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超过10%,电子商务从业人员近1.5万人。到2020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300亿元,网络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超过14%,电子商务从业人员近3万人,成为华北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性电商运营中心。
三是出台扶持政策。制定了《乌兰察布市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设立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自2016年开始,三年内通过贴息等方式支持电子商务企业贷款融资,主要用于支持入驻我市的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建设总部或结算中心,发展本地电商企业和电子商务示范园区。
四是加强电商推介。召开了全市电子商务进农村牧区现场会,承办了自治区电子商务进农村牧区现场会,同时在全国“创博会”期间组织了电子商务4.0论坛,在马铃薯展洽会期间组织了“互联网+薯业”专题讲座,有效扩大了我市电子商务的影响力。此外,积极开展电商人才培训,培训电商实用人员3000多人次,为今后电商发展蓄积力量,提供人才智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