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华为终端CEO余承东曾表示,2017年将是华为终端的决胜之年,除了提升市场规模之外,盈利能力也要提升,提高利润自然离不开高端机市场的贡献。不少国产手机厂商已经多次向外界透露出今年要上调手机价格的信息。
究其原因,无非是汇率改变、元器件涨价、消费水平上升以及国产品牌溢价能力提升等几个方面的综合原因。
尤其,当前国内智能机市场已经属于存量市场,很多消费者对于新机的需求,基本上也是因为换机的原因所导致。这部分消费者其实对于价格并不十分感冒,毕竟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在不断上涨,只是在好奇心与耐心呈现相反趋势的情况下,购机问题成为“老大难”。
因此,国产手机涨价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想要甩掉低价标签,就必须拿出足以令人信服的原因。
国产手机上调价格的现象是不可逆的
据某位业内人士分析,国产手机涨价的原因除了某些关键元器件缺货、涨价的原因以外,还有就是离不开国产手机厂商们的经营需求。
众所周知,自去年下半年起,像屏幕、处理器、内存、闪存、摄像头、指纹识别模块这些必备元器件除了涨价就是缺货,尤其是屏幕与FLASH等关键配件的缺货现象已经非常严重。
据rendForce 早前的研究显示,三星的中小尺寸OLED面板处于供求失衡的状态中,最早的拿货周期都已经排到今年的下半年。主要由于国产手机厂商的产品线在由中端向高端提升过程中,OLED面板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据此前某调查报告显示,小米5、华为Mate9 Pro、vivo的Xplay 5等手机都采用了三星的OLED面板。但在OLED面板供应上,三星肯定先要满足自身与苹果方的出货以及订单需求。因此,屏幕有可能成为今年手机中较为稀缺的配件资源,从而导致国产手机厂商陷入了被动的局面。
此外,关于Flash缺货的情况,行业内比较认可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点是由于手机厂商们对于大容量存储的需求不断增加,另外一点则是由于全球Flash主要供应商三星、东芝/西数、美光、SK海力士等纷纷由2D NAND向3D NAND扩大生产。据统计数据显示,由于智能手机对大容量、高速度存储需求的增加,其对于NAND Flash的需求同时也大幅上升,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Flash的缺货。
智能手机厂商们的持续扩张,自然会迎来资源紧缺等问题,市场中对于上游供应商的依赖程度,自然也造就了如今的局面。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涨价也是因为国产手机厂商们经营的需要。
在去年上半年期间,无论是GfK、IDC还是赛诺、智研咨询等等,众多调研机构所公布的数据均显示国产智能手机进入到了销售价格上升期。譬如据智研咨询公布的2016年Q2数据显示,中国智能手机的平均售价已经从2015年同期的1256.11元上涨到了2016年Q2的1714元,将近500元的涨幅,体现出的是中高端市场的增量。
其实相比某些国际品牌的智能手机产品而言,国产手机在性价比上的优势非常明显,但如果只是一味的追求性价比,那么国产手机厂商又该如何在品牌价值提升等方面实现突破呢?所以说,适当对价格进行调整,也是为了改变当前的品牌形象,毕竟从整体市场的表现来看,消费者的消费水平提升也促使国产手机出品更多好品质的终端产品,自然价格区间上也会相应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