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未来三到五年,拉动和支撑中国娱乐产业高速增长的引擎只有一个,就是付费视频用户的高速增长。这个时期中国娱乐产业虽然会有很多商业机会,但最大最主流最成气候的商业机会也只有一个,那就是用电影的商业模式做精品网剧。
说得再具体一点,是借鉴美剧的模式做可以帮助视频网站获取更多付费用户的季播精品网剧,并借鉴电影票房分账的商业模式主要通过视频网站付费用户的观看分成和拉新收入分成(而非一次性播放权售卖的模式)获得商业回报。
未来三到五年,谁把握住了这个机会,谁的价值就会快速膨胀。虽然靠这个机会想成为BAT量级的公司可能性还是不大,但跻身华谊、光线这样的娱乐业产业第一梯队、坐拥三五百亿的市值还是完全有可能的。
能与这一波机会在规模、速率、持续性和影响力方面相媲美的只有过去10年的中国电影市场。十年前的2006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仅为26亿元。这一数字到2016年增长到457亿,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3.2%。中国电影绚烂的黄金十年也成就了中影、上影、万达、华谊兄弟、光线传媒、博纳影业等一批中国娱乐产业的领军企业,上述几家公司的总市场价值也已超过2000亿元。
然而到了2016年,黄金十年戛然而止,中国电影票房增速一下子从2015年的48.7%掉到了3.7%。刚刚过去的2017年春节档,中国电影票房虽然表面上大幅回暖,但我并不认为它预示着一个新的爆发期的开始,很有可能是票补作用下昙花一现的虚假繁荣。如果剔除了票补的因素,今年春节档的总票房与去年春节档很可能基本持平甚至稳中有降。
长期来看,一个国家电影票房的增长在电影产业相对成熟之后应该与该国的长期的GDP增长大致同步。以电影产业高度发达的美国市场为例,过去十年美国电影票房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3%,这个增长率甚至低于同期美国GDP 3.9%的复合增长率。
如果未来十年中国GDP的年复合增长率可以维持在4-6%之间,那么考虑到中国电影产业距离成熟期还有一段距离,银屏渗透比例和人均观影次数还有提升空间等因素,我们预计未来十年中国电影票房的年复合增长率应该不会低于GDP的增长率,但也很难超过10%,大致会在5-10%之间。
这样一个长期增长率显然不足以带动和支撑中国娱乐产业的高速发展。因此,未来十年,中国娱乐产业要想有超过5-10%的大盘增长,势必需要一个新的引擎。
易凯资本今年1月16日发布的中国娱乐产业年度观察,题目就叫《更换新引擎》。我们在那篇报告里提出--我这里再次强调--未来三到五年,支撑中国娱乐产业高速增长的原动力只有一个,就是付费视频用户的高速增长。我在这里进一步明确,可以在规模、速率、持续性和影响力方面与黄金十年的中国电影产业相媲美的浪潮型的商业机会也只有一个,就是 “用电影的商业模式做可以拉动付费用户的精品网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