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我国农村电商发展仍有一些瓶颈需要突破。
莫岱青指出,首先,农村电商基础差,人才匮乏,商业模式还不成熟,注定需要政府及时上手,创造条件,积极扶持,尤其需要“一把手”工程的大力推进。其次,物流成本高。农村人口的分布继承古代社会部落式结构,对农村电商物流体系提出了极高的挑战。最后,同中国城市电商和跨境电商相比,农村电商市场规模尚小。这为农村电商实现规模化、规范化、集约化和信息化等设置了障碍。
孙继文在会上指出,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出台多项措施,积极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具体而言,一是推动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支持县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乡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点的建设及信息化改造。支持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机制,着重解决乡镇和农村之间“最初一公里”“最后一公里”物流瓶颈问题,让产品“出得来”“下得去”。加强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二是提升农村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加强农产品分等定级、包装、冷链物流、仓储配送等基础设施建设,并提供品控、溯源、品牌培育等服务,推动农产品通过线上渠道销售。开展农商互联,促进电商企业与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开展合作,依托线上电商平台,整合线下农产品仓储、加工、配送资源,打造新型农产品供应链。同时,推动农村工业品、旅游及服务产品的电商化,培育一批电商强县和特色电商村镇,打造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新引擎。
三是深化电商精准扶贫。加大综合示范工作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在扩大支持范围时向国家级贫困县倾斜。开展“电商专家下乡”活动,组织相关领域专家赴贫困地区进行现场指导。针对农村电商发展环境弱但潜在产品丰富的特点,推动大型电商企业与贫困县的深度合作,探索建立市场化对口帮扶机制。
四是加强经验总结和推广。今年,商务部将召开全国农村电子商务现场会,全面总结三年来农村电子商务进展,推广各地好的经验和做法。同时,修订农村电商《服务规范》和《工作指引》,发布第二辑农村电商典型案例集,组织对示范县政府负责人进行培训,加强地区间的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