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93-5552

2016年本是58到家的品牌年,但最终却高开低走

 
2017-02-11 13:56:46所属分类:行业动态

在整个泛社区O2O市场中,如今还在坚持上门O2O这条线的巨头公司越来越少,在新美大和京东到家相继退出之后,58到家已名副其实的成为上门服务的最大流量平台。可竞争对手们退场后,58到家的这台独角戏该如何继续唱下去?

\

2016年本是58到家的品牌年,但最终却高开低走

去年初,陈小华将16年定义为58到家的品牌年,曾宣布投入3亿多美元砸向品牌,4月份之后将大规模投放广告;另外,还计划在16年春节之后业务扩张超过十个大类,上百个小类,基本上日常家庭常用的服务全部覆盖;第三,陈小华在年会上说,希望58到家在未来24个月或者18个月里成为中国发展最快的接近百亿或者破百亿的公司。

不难看出,陈小华原本对58到家的2016年还是颇为自信的,随后也一步步落实自己年初的豪言,增持点到按摩,收购嘟嘟美甲,投资大虾来了,开设线下实体店,请黄晓明和杨颖夫妇做代言,获得微信流量入口,发力月嫂服务等,整个上半年58到家的宣传阵仗确实比较大,然而到了下半年,58到家突然低调起来,品牌宣传与业态扩张都声量都放到了最低,上下半年反差表现异常明显,直到现在58到家也没拿出去年上半年时的豪气。

根据58同城去年前3个季度的财报显示,其一二三季度,分别为58到家分担2110万美元、3180万美元、5310万美元,共超过1亿美元的亏损额度。如此烧钱的发展速度,难怪58到家在去年下半年变得低调了。58到家上一轮也就是A轮融资还是15年10月份的事情,由阿里领投3亿美元,而根据58同城去年Q1和Q2的信息显示,其对58到家的持股占比为87.9%。58到家整个16年没有进行过新一轮投资,所以其大规模烧钱主要还是由58同城来承担。

由此可见,在整个O2O市场陷入寒冬的大背景下,58同城一味的为58到家砸钱的风险太大,而且已经拖累了58同城的业绩表现,如果在市场仍不成熟,自身又没有稳定的盈利能力时,贸然的按照原计划投入3亿多美元砸向品牌建设,这笔钱多半会打水漂。好钢用在刀刃上,在没有新一轮资金进入之前,58到家需要集中资金用在业务发展上,所以可以理解58到家下半年的低调作风。

58到家在2016年都没拿到新一轮融资也说明一个问题,资本市场对上门O2O的态度非常严苛,已经到了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地步,资本关注的焦点不再是58到家的市场影响力,而是其真正的变现能力有多强。所以在去年9月时陈小华曾表示58到家坚持独立发展,并已有明确盈利目标,其实就是在向资本市场喊话,58到家并不局限于58同城,而且有办法盈利,欢迎更多资本参与投资发展。

Copyright © 2013-2018 合肥彼岸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地址:合肥市高新区亚夏汽车大厦17楼
工信部备案号: 皖B2-20150071-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150071-4 安全联盟认证 安全联盟认证 安全联盟实名认证

copyright@2015 合肥彼岸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话:400-893-5552 0551-65371998 QQ:800022936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亚夏汽车大厦17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