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B2B春天到了,面对这个机遇创业者应该如何把握,应该怎么做?读完此文你会有所体会。
B2B的意思到底是什么?
进入阿里之前,我做的2C更多,对2B业务理解并没有后来那么深刻。
进入阿里之后,有一次马云问我:“B2B英语怎么说?”
我说这个不就是BUSINESS TO BUSINESS吗?
但是马云却说不对,B2B其实是BUSINESS PEOPLE TO BUSINESS PEOPLE。B2B不是企业对企业,而是商人对商人。
我非常赞成马云的这个观点。因为我们做B2B,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首先要想到去满足企业的需求,而企业的需求,无论产品或者服务,落到根上,肯定还是商人的需求。
我们做B2B,都会犯一个错误,认为“B2B是企业对企业”,这是个误区。
因为企业是死的,只有企业里面的商人是活的。无论是交易型、还是服务型B2B,真正来操作这个平台、使用服务的,一定是人。”
一、为什么说B2B互联网的春天来了?
B2B互联网的春天就要来了,或者已经来了,有两个很重要的原因:
一个是人;
一个是物。
第一,人口结构的变化:
人是什么?
B2B,不是企业对企业(BUSINESS TO BUSINESS),是商人对商人(BUSINESS PEOPLE TO BUSINESS PEOPLE)。
50后、60后、70后没有在B端(商人端)长全,对互联网的拥抱比较慢。
阿里当时出地推,都是面向50后、60后、70后,他们都不用互联网,你要跟他解释半天。
现在85后基本上长全了,再跟他讲互联网,他就比几年前的理解要好很多。
人口结构有利于B2B的春天。
笔记侠注:
➀ 在05、06年时,阿里面对的商人大多是以70后为主,还有一部分60后以及少量50后。这批人的特点是对互联网、电子商务、软件的使用没有概念,教育成本、转换成本非常高。
➁ 如今商人群体已经变成以80-85后为主,他们是中国互联网最重要的一代推手,在中学时代就开始接触互联网,成为了真正的中国互联网一代。
案例解剖:
“2005年和马云聊天,我说,咱阿里2万人,一年利润却不如腾讯一个季度,这让人有点郁闷。我们也不笨,也很努力工作,可为什么他们像卖白粉的,我们就像卖面粉的呢?马云说,你不要着急,85后这时候还在玩游戏,再过几年他们就有消费能力,就需要我们的服务了。马云的这个论断后来也被证实了,到2012年四季度,阿里利润始终高于腾讯。
2012年85后27-28岁,如今他们都三十而立了,并且逐渐成为企业中的权力掌握者,逐渐可以决定企业的决策了。而这就是B2B进入春天的一个天然的推动因素,因为这批人更容易接受2B企业服务。
马云也说,虽然阿里以2B起家,但2B真正的爆发,肯定要靠85后,只有企业85后掌权,B2B才会迎来成熟时机。”
第二,市场条件的变化:
B2B和B2C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B2C更有机会做增量。
淘宝说“剁手党”,是因为你买了你不应该买的东西。
而B2B 非常理性,互联网公司“找钢网”很火,造船厂要在上面买钢,需要2万吨钢,不会因为“找钢网”的存在,而买3万吨。
我投资的农村最大电商平台“中农网”,3000多亿的销售额、300多亿的收入、过亿的利润,它的存在也不会改变中国人吃糖的习惯,还是1100万吨。
B2B更多不是做蛋糕,是高效地切蛋糕。
B2B的春天为什么来了?
在B的行业还在做蛋糕的时候,没有人关注切蛋糕的。只有到B这个行业的蛋糕很难做大了,甚至蛋糕缩小了,去库存的时候,谁先用这把刀,谁获利,谁生存。
所以,因为人口结构的变化和经济不好,B2B 的春天反而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