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分发时代的到来导致很多人会将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的智能分发技术看作是决胜未来内容分发战场的关键点。之所以会有这种想法,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基于算法起家的搜索引擎的内容分发逻辑过多地依赖技术因素,缺少对内容分发有一个清晰全面的认识。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内容,即使是再智能的算法都将会没有用武之地。因此,只有坚持内容本身,才能真正赢得内容分发战役的最终胜利。
以新技术切入的海量优质内容为以大数据、云计算及智能科技为基础的内容分发提供“营养”。智能分发时代的到来,并不仅仅体现在内容分发的精准上,更加体现在内容的优质上。传统的内容分发逻辑之所以无法适应用户的需要,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们对内容缺少一个健全完善的筛选机制,导致了很多劣质内容的出现以及类似魏则西事件的出现。这些劣质内容不但对用户体验造成了不利影响,而且对于内容分发平台的效率同样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想要提升内容分发的质量和效率,依然要从内容本身着手。
利用新的技术手段,改变传统的以图片和文字为主的内容输出形式,将VR、AR等新技术更多地应用到内容产出过程当中,在丰富内容表现形式的同时,同样提升内容输出的质量,这样优质的内容才能在新的互联网环境中获得新的发展力量;新的技术手段仅仅丰富了内容的表现形式,而新技术的应用所带来内容产出效率的提升则能够让内容产出的数量同样得到不断地拓展和提升。
基于新技术手段的海量优质能够为大数据、云计算以及智能科技条件下的内容分发提供了应用基础。海量优质的内容的存在最终让智能的内容分发有了用武之地,以新技术为原点的全新内容生产模式在极大提升内容生产效率的同时,同样为智能分发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数据资源。
内容产出方式的多元化为智能分发提供了可能性。新技术应用造就的内容数量的增加为智能分发提供了应用的空间,而内容产出的多元化则让内容产出的逻辑远远超脱了传统范畴。以百度为代表的基于搜索引擎的内容分发方式更多地集中在内容的抓取上,对于内容的筛选并不大。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情况,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在于传统的互联网时代内容产出方式较为单一,搜索引擎平台想要通过如果想要获得足够多的内容,就必须疯狂地进行抓取。只有不断增加内容的数量,尽可能多地抓取内容,才能为用户获取信息提供多种可能性。在传统的内容分发时代,这样的内容分发模式并没有错,而随着智能分发时代的到来,单纯地依靠抓取已经无法满足用户需求。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在激发人们创作热情的同时,同样让这个时代的内容来源日趋多元化。当前,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内容的产出体,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传播源。以个人为主体的内容产出形式在增加内容数量的同时,同样为智能分发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以一条、二更、聚米众筹为代表的内容产出平台,在激发个人创作热情的同时,同样在以不同的形式介入到内容产出的大潮之中,从人们最为平常的生活着手,通过不断发掘,试图找到我们平常生活当中都会疏漏掉的内容。
以个人+平台为主要特点的多元化的内容产出形式为智能分发提供了海量的内容。而这些内容产出方借助自己对内容的筛选进行的有目的的内容产出则让智能分发从一开始就脱离了传统的内容分发范畴。由内容产出方式的多元化所导致的新的内容分发时代的到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依然属于智能分发的范畴。
基于内容的数据收集让智能分发更加精准到位。当前的数据收集已经不再仅仅是内容数据的收集,更多的是“内容输出者——内容——内容接受者”三位一体的数据收集方式,这种数据收集方式能够避免传统的数据收集过多地依赖内容本身的问题。 将数据收集更多地集中在内容两端的“输出者”和“接受者”身上,让内容数据的收集更加精准、到位。
基于这样一种三维一体的数据收集方式不仅能够让内容产出更加有的放矢,而且能够知道用户真正需要什么样的内容,用户真正的阅读偏好是怎么样的。基于内容的数据收集最终让内容不再是一个“闭门造车”的过程,更多地是通过数据进行研判之后所得到了一个顺理成章的结果,内容创作的目的性将会更强。
由内容引发的数据收集而诞生的智能分发最终让内容分发的模式有了本质的区别,而这势必会改变传统的知识获取方式,真正从内容本身上着手进行数据收集与整理,而只有这些接地气的数据才能保证内容分发的方式更加精准到位,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分发。目前,很多企业都在进行这方面的尝试,如淘宝基于用户的购买数据进行商品推送、聚米众筹借助阿里云的大数据平台进行基于内容两端的数据收集都是这种智能分发逻辑最真实的体现。
在新的技术背景之下,在新的内容产出模式下,以智能分发为代表的新的内容分发时代来临已经不可避免。借助新技术强大的助推力,深度挖掘内容本身以及两端的数据力量,不断拓展内容产出的来源,内容分发或将在新的背景下重新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并再度占据市场发展的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