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项目生命周期中,项目变更是另所有项目管理者头痛的话题之一,项目变更管理能力也体现了一个项目经理的管理水平。
管理变更不是做了计划以后就不允许变,而是当变化将要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时候对其管理。避免一些不必要变更的发生,同时也要推动对项目有利的变更得到批准执行。不管是避免还是推动,目的都是要让变更得到综合评估、审批和跟踪。
1、变更控制的作用
变更过程贯穿项目始终。
当发生变更时,需要审查所有针对项目文件、可交付成果、基准或项目管理计划的变更请求,并批准或否决这些变更。主要作用是从整合的角度考虑记录在案的项目变更,从而降低因为未考虑变更对整体或阶段性项目目标或计划的而影响而产生的项目风险。
2、变更的分类
在实际工作中,变更的两种情况:
未发生的变更;
未经批准但已经发生的变更。
对于这两种变更的处理方法不同,但都要遵循变更流程。
首先,未发生的变更,采用预防措施,壮大项目计划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这里以包饺子为例,来说明项目管理中的变更管理。
1)在开始或规划阶段就要明确项目三重制约条件
范围:饺子皮自制、牛肉馅、饺子的形状、数量等
时间:从想要做饺子到饺子成型的时间
成本:饺子的预算是多少
问题来了,如果没有牛肉馅呢?就不吃了吗?在启动或规划时做好假设条件分析,影响干系人,做出备选方案(提议猪肉白菜),重新评估时间、成本等是否受到影响,指定风险计划并记录在案,获得干系人(吃饺子的人)一致或相对多数通过,更新项目计划等相关文档。
2)未经批准但已经发生的变更管理
对于这类变更,我们首先要了解变更的内容,其次分析已发生变更对项目的影响。
如果有利变更则需要按照变更流程补齐相关手续,对于不利的变更则要终止变更并提出变更请求对已发生的不利影响进行补救,同时审查变更管理程序是否需求完善,以避免之后的工作中出现类似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不同公司、不同项目、都会有不同版本的变更流程,而且不是所有的变更都遵循变更流程。
项目经理因地制宜适时而变,在既定的事业环境下制定符合自己项目的变更流程,虽有规范,但也需灵活运用,才能更好的管理变更,更好的实现项目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