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阅文学拥有掌阅小说网、红薯中文网、趣阅小说网、神起中文网、iCiyuan轻小说、魔情小说网、有乐中文网7大网文品牌,签约超5000位名家作者,掌握大量自有IP,加上集移动阅读品牌和电子书阅读器于一身的掌阅iReader覆盖面广,形成“平台+内容+硬件”的全生态链布局模式。
不过,无论是签约作者数量还是用户基数,掌阅文学都明显逊色于阅文、阿里文学,而且在游戏、影视、衍生品等产业资源的整合上也不占优。据悉,目前掌阅文学已与光线影业、克顿传媒、完美世界、当当图书等达成合作协议,努力在泛娱乐领域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对接、优势互补。
在我看来,掌阅文学发力IP衍生主要面临两大挑战:一是IP受众不清晰,IP讲究精细化运营,掌阅文学用户范围广,加上不同用户在游戏、影视、衍生品等领域需求不一,只有大数据的深度介入才能确保IP价值最大化,合作伙伴数据开放程度和数据分析能力是掌阅文学IP全产业链开发必须迈过的一道坎,如果不能精准触达用户,IP开发效率和转化率将大打折扣。
二是难以发挥协同效应,与阅文、阿里文学通过内部资源曝光内容、实现IP联动不同,掌阅文学牵手各个领域的合作伙伴,合作伙伴之间的壁垒成为IP衍生障碍,统一协调各方资源为IP衍生造势难度极大,即无法通过下一盘棋的方式实现IP高水平运作,可能出现游戏火、电影不火的尴尬现状。
尽管目前阅文、阿里文学和掌阅文学整体实力占优,但远未到高枕无忧的地步,来自第二梯队的冲击正与日俱增,咪咕阅读、百度文学、中文在线个个来势汹汹且野心不小,使网文市场格局再添新变数。
经过7年发展,咪咕阅读日活跃用户突破1000万,尽管无法比肩第一梯队玩家,但在IP储备和开发上下手快狠准,不差钱的中国移动是其最大靠山,2015年通过举办互联网文学联赛,开启自有作家签约,并为数百位作家提供全渠道、全推荐的推广计划。
同时,咪咕阅读将影游互动、影视改编列为IP开发的重点,深入挖掘优秀作品IP潜力,2016年分别投入30亿元用于与产业链企业合作和旗下IP整体营销,并在音乐、阅读、视频、游戏、动漫5大领域投入5亿元扶持资金,孵化原创IP作品不少于1万部,打造泛娱乐文化生态圈,行业黑马呼之欲出。
曾几何时,百度文学与腾讯文学、盛大文学形成网络文学三足鼎立之势,旗下拥有纵横中文网、91熊猫看书、百度书城等网文品牌。不过,在百度架构中颇为动荡和整合产业资源不力,使其在市场竞争中逐渐掉队,最终以出售给完美世界收场。
将网络文学IP进行影视资源的深度开发,成为百度和完美世界合作的重点,后者入局可有效弥补百度文学IP开发运营上的短板。去年1月,完美世界注入完美环球曲线上市,前者在游戏改编上大获成功,后者走“影游联动”路线表现抢眼。不过,优质IP储备是百度文学的薄弱环节,纵横中文网在业界已日渐式微。
2015年登陆创业板的中文在线拥有资本优势,对标美国漫威,欲打造以超级IP及一体化开发为主线的泛娱乐内容生态,不仅与唐德影业、奥飞动漫合作布局IP开发的下游,而且与《魔法学徒》等8大超级IP强化IP上游端的资源优势,并着力夯实协同体系。
不过,中文在线忽略的是,超级IP需要时间沉淀和粉丝积累,而市场上充斥的现象级IP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超级IP。同时,IP衍生业务收入增长是其财报最大亮点,而超级IP战略属于长远规划,尽管短期内加大投入可以使战略运转起来,但在至关重要的盈利环节,资本市场未必有足够耐心。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网文市场前景广阔,内容创作、分发渠道、IP衍生等领域也将迎来全新变革,并将根据衍生开发环节的布局形成多寡头局面,只有整合平台所属集团的优势资源,形成全产业链覆盖的玩家才能打赢下半场战争。如此看来,网文市场或将上演阅文、阿里文学双雄争霸的精彩戏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