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物联网云平台暂时没有找到一个权威标准的定义,但是可以将其简单理解为实现物联网应用从传统的客户端转移到云端统一集成和管理的平台。物联网云平台和传统的软件云平台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物联网应用不是单纯的软件,而是软件+硬件设备的结合,正是由于该原因,云平台必须提供设备层的接入和资源管控能力。
物联网软件平台最关键的功能:设备管理、集成、安全性、数据收集协议、分析类型以及支持可视化。
可以看到,其中集成以Http Rest接口服务为主流,同时对于设备信息采集和消息处理以MQTT为主流。当前对于阿里云,百度,中国移动,包括类似京东,乐视,还有机智云等都推出由自己的物联网云平台。
对于这些物联网云平台可以看到核心仍然是提供两方面的能力:
1. 设备和Driver层API的快速接入,设备性能数据采集和监控,有些平台还提供物联网定制芯片模组。
物联网云平台本身不仅仅提供硬件资源池的Driver相关API的聚合能力,同时还提供对于应用层业务服务和内容服务的聚合能力,这也是和传统云平台的一个区别。传统的软件云平台只涉及到软件APP和云平台两个部分的内容,而对于物联网云平台则涉及到云平台,移动APP,物联网设备三者之间的协同和互动,这也是两个云平台之间的一个差别。
对于一个真实的物联网应用场景,对于在设备端往往是一组设备的管理而不是单个,同时在设备端还需要具备离线和近场的管理能力。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往往在一个物联网云平台的协同架构中,在设备端还会增加一个 物联网的网关,做设备资源类的API能力的聚合,近场的控制,简单的控制组合等操作。
在百度IoT框架中,IoT设备启动后要注册到百度IoT云。设备注册成功后,云端将设备管理起来。在设备活跃状态下,云端可以向设备端下发监控命令,设备端也可以主动向云端上报数据。
从这个图可以看到物联网云平台在传统IaaS和PaaS软件服务的基础上,增加了IoT的PaaS平台服务能力,在百度整体架构图里面又将其分为两个框,一个是和硬件设备接入相关的PaaS层服务能力,一个是和移动APP软件接入相关的PaaS层服务能力。
在这里,对于设备的注册,接入,固件Driver的下发和升级,设备信息采集,性能监控,设备认证和安全等都是和物联网场景应用相关的一些能力,这也是物联网云平台和传统云平台不同的一个地方。 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个物联网云平台一定会提供对Open API接口的统一管理和监控能力,这本身就是一个轻量的服务总线,也是物联网云平台必须要提供的内容。
以上内容都搞清楚后,我们基本就把物联网云平台和传统云平台的区别搞明白了。再简单点来说就是物联网云平台需要同时提供资源层(设备接入)和应用服务层(APP+OpenAPI)全部云端管控和治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