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视频市场在过去10年的基本商业逻辑是这样的——花大钱买版权、买带宽,取高额的视频播放量、点击量,卖广告赚小钱。这种商业逻辑曾被乐视视频张曙光戏称为“买面包卖面粉”。
优酷和土豆合并后,曾经是在线视频市场上半场的绝对赢家。万万没想到,在线视频是个消耗战永不停息的高地。
后来各个视频平台在意识到版权的重要性时,把版权的争夺变成了非良性竞争,版权泡沫越吹越大,成本越来越高。在下半场,面对不用交财报的爱奇艺、腾讯视频,以及一开始路子就完全不一样的乐视视频,反倒显得有些尴尬。
某种意义上看,在线视频行业10年间的发展历程就像是O2O一样,是资本的无底洞。合一集团财报显示,2015年第三季度优酷土豆购买版权花费了5.16亿元,而当季净亏4.356亿元人民币。
暴风影音的副总裁崔天龙曾经谈到过这样一句话,任何商业模式,都不能永远看不到希望的全行业整体持续亏损,这绝不是一个正常的状态。在线视频领域,大家都在用投资方的钱打来打去,拼的都是自己的时间,特别无聊。这是一场永远也打不赢的战争,因为核心竞争力在内容版权方。
乐视视频可能算是在线视频行业的幸运儿,在其他平台还没有意识到版权采购的重要性时,乐视早在2009年就大幅增加版权投入。随后正版化潮流来临,乐视当初花的大钱逐显成效。在后来版权费用越来越高的时候,乐视成为了重要的版权分销商,过去提早布局储备的版权,为其贡献了大量收入。
要知道,在2015年“跑男”和“爸爸去哪儿”等,一季的网络播放权费用就高达3-4亿元人民币。很显然,如此高昂的版权成本对于视频平台而言,很难维系。过去版权采购赚流量再去换广告的商业逻辑彻底走到了尽头。
搜狐张朝阳更是谈到,“盲目在头部剧购买,投入上亿元购买一部剧,这简直疯了,而且广告根本达不到!必须走向自制和收费,走向Netflix模式。
各个视频平台意识到了版权的成本困境时,逐渐寻求出路。所以在2015年,优酷会投入百亿元人民币建设自媒体频道,“罗辑思维”等优质自媒体很大程度上就是优酷靠建设UGC内容寻求内容多样化的产物。而乐视也在去年6月开始放弃版权采买业务,完全转向自制内容。有关这块内容暂且按下不表,下文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