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两家创新公司在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MIT Media Lab)邂逅,在硅谷一个创新中心Jabil Blue Sky正式会议,主题是推动新的数字化制造工艺技术。 参与的公司还有工程、制造和智能供应链解决方案的全球提供商Jabil,以及做基于云平台的车间应用、工业物联网和实时分析的的Tulip。
他们的解决方案是一个基于云的操作系统,可以通过他们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将物联网生产线数据实时提供给车间员工。 通过在执行生产任务时监视此信息流,工作人员可以随时做出更改。最后,系统还可以将MR集成到制造环境中,从车间入手改善制造流程。通过数字技术的更新实时信息,工厂可以减少工人暂停和机器空转期。
在Blue Sky创新中心进行初步测试后,Jabil和Tulip在高度专业化工作流程和生产环境中进行了进一步测试。在这六个月里,工程师通过连续时间研究和根本原因分析,通过新的数字化工具监测循环和步进数据,进一步优化制造流程。结果生产产量提高了10%以上,手动装配质量问题在最初四周中减少了60%,超过了客户预期的产量和设计的预期。
据Tulip联合创始人Natan Linder,在不久的将来,AR可能放大物联网的力量,就如同上述解决方案。Linder表示,增加产品和服务质量、减少返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生产量、减少培训时间,不需要屏幕就可以为工作人员提供情境信息,这些都是它为全球制造商带来的好处。
“现在在制造业中有越来越多的基于光的AR应用,它使用激光和投影机将可视信息分层显示在物理对象上。这种方法避免了其他AR界面的许多缺点,最重要的是,它不需要工人戴头显。当AR与传感器、机器和来自智能工具的数据相结合时,它就会发挥真正的力量。这些来自IoT(物联网)数据源的实时信息,比如操作员工当下需要完成的工作,可以优化流程,同时AR也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提供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