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至2016年,共享单车市场整体用户数量实现了从245万到1886万的巨大增幅。有机构预测,2017年,用户规模可能将达到5000万。迅猛增长的背后一方面给人们出行带来便利,同时也带来管理、维护和政策上的难题。共享单车公司如何保证车辆的安全、如何进行后续维护?
然而,大多数消费者并没有认真的考虑过相关问题。记者围绕三个问题进行了调查,半数以上的用户对以上问题的回答都是否定或模糊的。
你每次用共享自行车前会检查车况吗?
市民1: 没有……一般都没有。
市民2: 车况很少看,基本就是骑两步才试一下闸。
你了解它的保险吗?
市民1: 不太清楚,好像有这个保险,具体怎么赔偿啊什么的不知道,只知道有这个东西。
市民2: 就是一开始交押金的时候会写,骑的时候没关注过。
使用过程中如果受伤怎样,你知道怎么理赔吗?
市民1: 可能打客服电话吧。
市民2: 这个没想过,感觉自己如果受伤的话应该是自己的问题。
骑共享单车摔伤 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
一位律师表示,市民注册共享单车账号后,交纳押金支付费用,扫描二维码骑行共享单车的行为,是在事实上形成一种租赁关系。共享单车企业作为出租方,应当提供质量合格的产品,尽到审慎、善良管理及维护保养的义务。同时有应当向单车的租用者针对租车的注意事项、安全骑行事项等进行告知与提醒的责任。
若是共享单车经过权威部门的司法鉴定予以确认确属存在产品缺陷,则需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是被其他人撞伤,属于交通事故的,按相应交通事故程序来处理。
当然,若骑行中发生交通事故导致身体损害的,应当及时报警,对现场进行拍照取证,并对所骑行的共享单车进行保存,方便事后的鉴定和索赔。
此外,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教授李显东认为,面对共享单车这个新生事物,我们的立法要尽快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