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圈子”、“校园日记”过后,支付宝的社交化进程,终于消停了下来,内部也做了深刻的反思。
根据公开的信息,目前蚂蚁金服,开始转向——放弃社交,回归金融和商业。
而在不久前,支付宝有以下几个动作:
1、成立“财富号”,开放平台和渠道,帮助金融机构服务理财客户;
这个说直白点,就是卖流量,给予好的位置;提供大数据服务,例如芝麻信用等数据,通过数据“画”出用户的“金融消费面貌”,从而使得金融机构更好地卖理财产品。
2、开通“天天有料”,邀请媒体入驻,尝试在内容端发力;
这个就是走“今日头条”、“天天快播”的路子,给用于提供各种感兴趣的新闻、咨询或者点评。
这两个信号,在我看来,非常值得深思。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当今最会做战略的阿里系,对于支付宝的位置以及蚂蚁金服的判断发生的改变。
应该说,一个国民级企业,针对市场情况和自身特点,进行了战略变革。
支付宝发展重大历程介绍:
2003年,支付宝诞生,源于大众对网购缺乏信任,支付宝承担资金中介;
2010年,推出快捷支付;
2013年,推出余额宝;
2015年,推出支付宝红包;
2015 年,8.5 版本,开始社交化尝试,钱包二级界面,出现“我的朋友”;
2016年年初,推出“敬业福”,支付宝大力推行社交;
2016年11月,出现“圈子”、“校园日记”等为了社交化,泛色情情况;
2017年3 月,开始转型,谋求回归商业和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