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支付宝而言,如果沿着早期的发展态势,会是什么样的后果呢?
蚂蚁金服所在的金融行业,属于“关系国家命脉”行业,蚂蚁金服是不可以肆意进行产品开发、摘取某些果实的。
想想余额宝当年的经历,马云“就算牺牲了,也是骄傲”的无奈表态,多少折射了一些问题。简而言之,和传统既得利益者抢夺金融蛋糕,恐怕得掂量一下“支付宝究竟姓什么”。
基于国情,在这里我们对这个问题不予过度讨论。即便是让国资入股,我相信里面的事情太复杂,也不是大家能够想象得到的。
所以支付宝直接进行产品开发,多半行不通。
(注:此处的产品开发,不是指芝麻征信、蚂蚁花呗,而是说针对金融市场目前已经存在的蛋糕抢夺。但把蛋糕做大,这个是行得通的,也就是蚂蚁金服不能争夺存量市场,增量市场则可行。)
可以采取的策略,无非是市场渗透、市场开发和多元化。
市场渗透很好理解,比如蚂蚁金服大力推广的口碑、线下二维码、淘票票、芝麻征信等等,这些业务,符合商业和金融属性。
到目前为止,我暂时还没听到人吐槽说“支付宝弄个口碑,天天推荐垃圾,烦死了”这类抱怨,更是对市场渗透策略的肯定。
市场开发策略,到目前为止,入股印度Paytm、韩国k-bank、泰国Ascend money,直至最近收购速汇金,虎口夺食,这都是市场开发战略的成效。已经说,布局是相当成功的。
至于多元化,看蚂蚁金服最近的情况,基本没有非相关多元化,都是围绕金融和商业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