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关于共享单车最多的新闻已经不再是乱停乱放,而是押金问题。一边是央视直接过问共享单车的押金去向,另一边蚂蚁金服旗下的芝麻信用也站了出来。
央视的过问令大家将目光都对准了共享单车的押金去向,而芝麻信用先后与永安行和ofo达成合作,上海地区用户芝麻信用分只需高过600(永安行)或650(ofo)即可享受免押金骑车服务。
一个是追问押金去向,一个是免押金服务,本来用户和行业都没有特别关注的押金模式,一时成为众矢之的。
笔者也是一名共享单车用户,并且使用率还挺高。对于押金,一开始是欣然接受的。住宾馆、租车、租房,这些平时我们常见的交易行为中,押金似乎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我相信,大多数的用户都没有对共享单车的押金产生怀疑,因为押金模式从骨子里大家都是认可的。
直到kala 单车(卡拉单车)事件的出现,让许多用户起了戒心。
事情是这样的,kala单车是共享单车创业大军中的一员,成立于去年10月,同年12月拿到了第一笔融资。借助融资,kala单车实现了第一步扩张,购买单车投放市场。
第一批投放完毕后,投资人索要kala单车运营数据,在得知单车丢失率、失踪率和损坏率远超当初的预估,投资人于当晚告知创始人不再投入后续投资,并全额收回之前的投资款。随后,投资人将公司帐目上的部分用户押金划走,撤走了财务和客服。
魔鬼总是隐藏在细节之中,“投资人将公司帐目上的部分用户押金划走,撤走了财务和客服”,令人不寒而栗。这不仅意味着kala单车以失败告终,部分用户也无法追回此前缴纳的押金!
尽管此前业内也有过讨论,认为共享单车的押金池处于无人监管,可能会被利用赚取衍生利息收益等问题,但这些讨论只是争议,而kala单车撤资的事件一出现,就把共享单车的押金风险结结实实的摆在了人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