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以3.5亿美元投资快手这件事,可以说,腾讯在短视频上的内容布局算是告一段落,但如果我们把短视频这件事放到整个国际视野来看,恐怕此次腾讯以3.5亿美元的重金入股正是折射出了它对未来的隐忧。
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谈到这笔投资时说:“快手专注于服务普通人日常生活的记录和分享,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中国移动互联网一款非常贴近用户,有温度,有生命力的产品。”
这只是表面现象,而背后的原因则是——短视频是腾讯目前的短板。
最近流行一些观点,都说Facebook近年来一直在模仿腾讯,诚然有些交互内容确实是在模仿腾讯,但Facebook作为全球社交的鼻祖,在很多方面还是领先的。
尤其是在短视频业务上。
2016年Facebook负责中东和欧洲事务的副总德尔松曾说过,人们使用Facebook的方式正在转变,他们发的文字内容越来越少,而视频内容却在迅速增长,Facebook在未来五年内将成为一家纯视频内容公司。
以上言论上看上去有些夸张,但如果看过Facebook在短视频业务上的成绩后则会有所改观。
其在2015年就宣布用户的日均播放量达到了80亿次,而在2016年日均播放时长达到了1亿小时,并且其在今年2月还推出了视频中间插播广告模式,帮助视频内容者分成,而该模式则与视频鼻祖Youtube如出一辙。
预计短视频业务将成为Facebook下一个凶猛的增长点。
而反观Youtube则明显感受到了压力,十年没有收费行为的Youtubue,突然在2016年急急忙忙推出了极不成熟的收费业务,除了与一些网红以及顶级供应商闹得不愉快之外,最后还只收获了可怜的150万付费用户。
而同样是在2016年,用户体验至上的Youtube也在十年以来第一次做出了让用户无法跳过广告的行为,其在移动端要求用户至少观看6秒广告才能跳过,Youtube躺着赚钱的日子看来也终于受到了威胁。
另外一个最大的看点是2月份Snap的上市,开盘后市值飙升至330亿美元,虽然后期有所回落,但投资人的关注点无不剑指短视频。
从以上可以得出一个可以肯定的结论就是,至少放在欧美市场来看,短视频已经是社交的下一站,而回看腾讯却并没有在短视频方面有太多进展。
腾讯其实一直都没有放弃短视频业务,早在2013年就推出了“微视”,其名字被冠上了较为特别的“微”字,能够与微信相近,也算是当时顶级的战略产品,而最终以失败落空,于2015年战略放弃后,于近期关闭。
此后,腾讯将希望寄托于微信,张小龙当年在推出微信短视频业务之后,将短视频功能放置于最顶部的下拉菜单中,可谓寄予了绝对厚望,其重要性甚至可以说远高于当年的“摇一摇”,但最终依然折戟。
如此一来,腾讯再无可以拿得出手的短视频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