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们希望通过在大街上拼命堆车子来取得数量上成功的阶段,很可能就要过去了。因为这样做的缺点开始显现,除了损坏率、沉没成本变高、城市管理这样的不良后果之外,安全隐患也正在成为人们越来越重视的问题。
一边杭州的吴先生,因月初骑单车发生事故住院,还在和小鸣单车进行赔偿责任的纠缠,另一边北京的冯先生就因ofo刹车失灵,一气之下将ofo告上了法院。似乎开始有跟共享单车相关的安全事故逐渐冒来,而街上也随处可见被人为毁坏、丢弃的自行车。
在投放数量上达到一定极限之后,用户终于开始变得挑剔,看重用户体验了。
高损坏率是ofo一直所被诟病的,由于单车成本较低,ofo在早期完全可以通过成本优势来进行大量的产出和铺货,这也被后入场者所模仿。
骑呗作为行业中发展较小的共享单车公司,在这张战争中面临着一定的压力,他们采取的策略从中可以窥探到一些ofo的影子。
其联合创始人吕城江向钛媒体透露,前期骑呗是采取的智能锁的,但为了跑马圈地,骑呗开始大量投放一些机械锁单车,因为在成本上,一把机械锁可能只需要十几块钱,而智能锁的成本则需要几百块钱。
“但ofo的车扔在大街上其实是没有战斗力的。”也不止一位投资人对钛媒体表示担心,他们所说的战斗力,是指骑行体验、产品耐用程度以及运维成本。
“早期的时候拼的是数量,谁能够铺设更多的车,让用户出门触手可及,就能够拿到先发优势。但随着车辆的增多,用户体验就会变得至关重要,产品上的更新和硬件设备也会趋同。”在ofo和摩拜战争伊始的时候,初心资本创始人田江川曾对钛媒体记者表示,彼时这家投资机构也刚刚投资了优拜单车。
显然,ofo已经意识到了这点,在硬件上,他们率先做起了改变。3月9日,ofo联合700 bike 发布了一款新的共享单车ofo Curve,在车座、链条、车框等七个细节做了调整,并开始强调起了“轻维护”这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