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成本高企加上未能找到有效的盈利模式,导致智能快递柜目前还难以大规模铺设。专家建议,应多途径解决快递“最后100米”难题,以缓解智能快递柜不足造成的尴尬。
曾经,因小区车位有限,邻里之间总会引发抢车位大战。如今,设在小区里的智能快递柜也成了被“抢”的对象。
近日,家住北京石景山区杨庄中区的李先生就碰到了这样一幕:几个隶属不同快递公司的快递员为抢占一个智能快递柜的格子吵得面红耳赤。
圆通快递一位快递员说,杨庄中区去年设立了几组智能快递柜,起初因为使用的人不多,他去投送快递时并不需要抢;现在,业主已认识到了智能快递柜的好处,使用的人也多了起来,但整个小区有980户,“僧多粥少自然就要抢了”。
这一现象已不是孤例。据媒体报道,前段时间,广州多个小区智能快递柜出现“爆柜”,不仅是快递员,小区业主、保安等都被裹挟进了这场“抢柜大战”,甚至衍生出了“快递柜黄牛”。而在更早之前,福州各快递公司的快递员为争夺有限的快递柜展开了“暗战”,有的快递员在派件前一天晚上,用白纸抢占空柜。
作为快递行业产业链“最后100米”的解决方案之一,智能快递柜近年来在全国各小区和企事业单位得到了推广,快递员将快递存入收件人所在处的智能快递柜,收件人输入密码领取快递,既能兼顾送货效率,又可保护顾客隐私。然而,智能快递柜的普及率却没有跟上市场需求的步伐。
据媒体报道,在广州越秀区的富力东山新天地A区,暂时只有丰巢快递柜一家进驻。据统计,小区内的智能快递柜只有150个格子,居住在这个小区的廖女士说:“平均下来一个格子要给好几家用,根本不够!”
正因为如此,本来予人方便的智能快递柜却成了许多快递员的烦恼:尽管每天一大早就开始“抢柜大战”,但仍有许多快递员抢不到。实在没柜子而业主又不在家的,快递员只好将快递堆放在快递柜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