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直播+电商模式井喷的同时,也遭遇不少挑战与问题。
直播+电商的形式不同于传统直播平台中靠收取虚拟礼物折现,除网店给的基本工资外,主播们的收入主要靠“卖货”拿提成赢利。然而许多网红主播在推荐产品时并不专业,效果大打折扣,购买转化率低。据悉,艾瑞媒体在某电商直播平台观察统计,一个平均18万名粉丝的主播、2500人左右观看的直播,通常一场下来只有寥寥几十单的转化,转化率为零的情况也不罕见,流量难以变现成为传统电商的切肤之痛。
可以说,直播说到底拼的还是内容和玩法。虽然明星、网红或者小鲜肉在直播期间短期能带来巨大的流量,但是鉴于电商直播的经济属性、消费性,多数普通的粉丝是很难沉淀在电商平台的,关键是要有对口的受众群。电商直播的营销面向的是广义人群,但也要根据消费类型、产品定位对普通观众、核心受众做精准细分、渗透,不然只有人气没有买气。
观众和受众(潜在消费者)还是不一样的概念,只有针对重点、关键的受众体,做出高性价比的产品平台、相应的精确宣传动作,才会有推广效果,不是有了明星、网红或者小鲜肉就能带来大量购买行为,只有真正有价值、大众化、对口的内容平台才会被用户关注。
不过令人忧虑的是,当前电商直播平台公布的直播资质门槛表明,店铺需拥有4万名以上粉丝才有资格开通电商直播,也才能转化成一定的购买量,但庞大的粉丝基数对于白手起家的绝大多数中小卖家而言只能望而兴叹。
还有,有业界人士认为,直播+电商本质就是电视+电商,即所谓的T2O模式(TV to Online)模式,连电视这么强势的媒体都玩不转,更别说手机或PC直播。“直播+电商”只是一个拼造的新概念,换汤不换药。
另外,对电商直播来说,直播只是作为一种展示商品的工具,这并不能撕掉网络零售长期以来存在的某些负面标签,比如数据造假、平台刷单、价格欺诈、涉黄等现象也不时隐藏在直播+电商中,若不“悔改”,加了直播也未必能改善营销局面。
最为关键的是随着最严监管潮的来临,短期内多个关于《网络直播的管理规定》的新政密集在2016年下半年出台,国内直播平台正遭遇一轮大洗牌,同样,也给才露出苗头的电商直播业泼了盆冷水。目前中小电商直播平台用户积累较为单薄,缺乏足够内容及内容生产能力,资源置换能力较弱,与此同时,受单一商业模式影响,营收收入逐渐难以覆盖成本,未来生存压力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