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线下门店的社交属性并不能直接体现线上线下的融合,虽然旅游百事通及同程旅游都表示线上线下产品一致,但是在服务上、线上线下流量相互转化上,是否能真正融合还存有阻力。
举个例子,当环球旅讯问及时是否能够自己在家里线上下单,但在门店付费及领取发票时,同程旅游体验店一旅游顾问却希望用户能够在门店并由其协助完成整个交易过程。问及原因,其向环球旅讯表示,系统会记录旅游顾问的业绩,一般老年用户也没有自行线上下单、线下付款的需求,“交易业绩是我们顾问考核的一个重要维度。如果选择在网站完成交易,一般旅行过程中的相关服务将由统一的电话客服负责”。
对此,张力向环球旅讯解释,该旅游顾问的说法可能不太全面,在后台系统打通之后,线上下单线下付款及取发票是可以实现的,“但在线上线下流量相互转化上,现在看来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
“在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可能感受不到,”张力说,“事实上,在很多二三线、三四线城市,互联网的发展远没有想象的那样发达,线下门店依然是这些地区人群接触到旅游信息、产品和服务的重要渠道。在互联网渗透率不高的地区或人群,用户对于APP的接受度相对较低,尤其是旅游这样有大笔交易金额往来的APP。”
吴志祥也表示,“从同程大数据分析看,广大中老年群体由于互联网信息技术接受有限,更习惯在旅游体验店完成旅游前的系列动作。”
如此看来,目前线下门店更像是OTA一个拉新渠道,服务的更多是不熟悉互联网的群体,对于同程来说现在主要还是单打独斗,可能不及携程、去哪儿、旅游百事通三者的合作,毕竟旅游百事通已经在二三线市场深耕多年门店,运营携程、去哪儿线下品牌店,有利于后两者把品牌下沉至互联网还无法完全覆盖到的地区和人群。
“线上线下融合说了多年,一直没有找到可靠的路径。”张力坦言,携程、去哪儿、旅游百事通三家企业合作,也是属于尝试,目前进程暂时还没有遇到太大的阻碍或者难点,只是基于各自不同的优势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