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企业越来越不“传统”的时代,商家选择IP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但是IP、网红在市场里仍是一个新生儿,没有完整的体系和概念。这让IP和品牌的结合仍具有不确定因素。
为探索IP和品牌的更好合作模式,3月24日中国电商企业家俱乐部联合阿里鱼、暴走漫画电商团队(北京妙创意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开展了第一次会员走访活动。
妙创意首席策略官苏然在分享中表示,消费升级不是换产品换代也不是供应链的改革,而是让消费者更愿意为产品背后的内容与意义来买单,即精神世界的升级。实现从“物以类聚”的时代到“人以群分”的时代转变,而购物逐渐变成了一种社交。这让消费者的购买不仅仅停留在产品而是通过产品来扮演一种社会场景。
网红店、IP的流量转换率之所以高,是因为他们能够找到合适的场景,匹配相应的人群。不管是在创造品牌还是让品牌IP化,核心逻辑都是人群。吸引人群的根本就是扮演,即拜物。
就如千人千面够帮助商家找到人群,IP与网红的共同点就是更能够帮助品牌找到合适的场景与合适的人群。例如网站黄页是没有性状的,但是加入IP元素后就会加入现状,所圈范围就会从物到人的转变。只有对IP的精准营销,才能圈起目标人群,让IP来代言人群。
首先要通过数据来判断受众人群(产品是否符合粉丝人群的场景,都需要通过数据比对、价格引爆点、人群关联款及结合商务需求来得出结论)再从产品设计、陈列、销售场景及文案等来围绕产品的特征,让产品产生性状。有时候,越不相关的两样事物往往越需要融合。通过旧元素新组合的方式,融合两样看似毫无关联的事物,产生的化学反应也许不仅仅是融合了两件事物,而是融合了两派人群。
其次,可以通过把标准品变成标签品的方式(如:日本的福袋),让一件有工业标准的产品通过使用网红、IP的方式变成个性标签。网红与IP的逻辑就是如此,本身产品性状较少,而通过一个标签的使用衍生成新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