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93-5552

谁杀死了第三方支付?

 
2017-04-14 14:50:11所属分类:行业动态

中国中小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寒冬已至。

3月31日,由央行牵头组建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网联平台”启动试运营。这意味着第三方支付不再被允许与银行直连,清算业务会由网联平台统一完成。

\

此前,由于涉及到清算,第三方支付会沉淀大量的客户资金。

点融网联合CEO、投资人郭宇航不久前曾参加过一个行业闭门会议。据他回忆,在场的央行领导当时明确表态,由备付金产生的收益不应该归属于支付机构。据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267家支付机构吸收客户备付金合计超过4600亿元。

“我知道一些支付公司,这些沉淀资金的利息占到它整体利润的一半。这些钱本来不属于你,但产生的利息归了你。”郭宇航告诉创业家&i黑马,在这个行业,来自沉淀资金的利息是主要的利润来源。以预付费卡为例。当用户充值了1000元后,如果没有产生消费行为,这些资金就会沉淀下来。支付机构挪用或占用资金是较主要的意图。

而在几天后,也就是4月17日,一项有关“备付金集中管理”的政策将正式实施。不同实力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会被分类评级,交存备付金总额的10%~24%,两年过渡期后全部交存。

对于绝大多数第三方支付机构来说,它们的盈利方式正受到规范的限制。

尽管如此,在拉卡拉创办人孙陶然看来,该行业真正盈利的企业可能只有个位数。排名第三的拉卡拉成立于2005年,用了9年时间铺设网点、升级设备,直到2015年才开始盈利。这家公司拟在年内登陆创业板。孙陶然认为上市是最理想的方案。

上市后获得更多融资,这或将帮助拉卡拉与对手展开竞争。除了资本层面,一些第三方支付开始多元化转型,以获得更多盈利来源,比如成立征信业务,提供P2P等金融服务等。

而与此同时,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占据了超过90%的市场份额。较为便捷的二维码支付,正在取代玩家众多、竞争激烈的POS机支付。没有场景、用户和差异化业务,200多家第三方支付机构正面临洗牌。

不过,这些机构的老板们似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把手上的支付牌照卖出去。

Copyright © 2013-2018 合肥彼岸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地址:合肥市高新区亚夏汽车大厦17楼
工信部备案号: 皖B2-20150071-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150071-4 安全联盟认证 安全联盟认证 安全联盟实名认证

copyright@2015 合肥彼岸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话:400-893-5552 0551-65371998 QQ:800022936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亚夏汽车大厦17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