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93-5552

生态,是偶然中的必然

 
2017-04-15 13:52:03所属分类:行业动态

(1)云计算作为IT技术和产品集大成者,生态系统是其本质和归宿

\

在云计算的应用中,因行业和企业差别,应用场景也千差万别,云计算厂商若想保持领先,不是要自己多做一点,而是要自己做精一点、做少一点,通过构建一个完整的云生态,让不同的伙伴参与进来,让他们多做一点、做广一点。

(2)云计算的服务属性决定云计算将从技术PK回归到服务能力的PK,生态是服务的最好呈现形式

按照CSA(Cloud Security Alliance)的定义:"云计算的本质是一种服务提供模型",所以,云计算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商业模式,但其本质还是服务。既然是服务,服务的质量就变得尤为重要,尤其是运维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将是云计算厂商决胜的关键。

这从美国云计算发展来看也是,计算生态系统的基石和突破口是稳定、廉价、易用的IaaS服务。原来中国的云计算市场,缺少的就是类似的Amazon AWS服务,缺少公有云服务的奠基石,BAT等云服务能快速起来也是基于此。比如,从技术和业务发展来看,以搜索业务起家的百度天生就是个云计算公司,搜索业务需要的计算量、存储、网络、SLA、延时、分布式、弹性、大数据等都是云上完成的,而这些技术最终形成了百度云的IaaS服务。

这些服务都是一个入口,将用户引入之后,再影响其使用更多服务,最终形成对生态圈的依赖。

(3)云计算的成功需要多维要素,生态化大势所趋

按照易观高级分析师董旭的说法,云生态企业关键成功因素包括:一、数据中心的资源,二、技术能力,三、合作伙伴的数量以及质量,四、企业客户的生态的维系和关系的稳定。而且这不是简单的加减法,而是乘除混合运算,只有形成具有化学反应的生态系统才可能让云计算全面进入深入应用阶段。

如今云计算已经从过去的卖方市场正式进入买方市场,再也不是只要你说自己是云,就有人埋单的状态。这就意味着,云计算的供给侧需要改革了,生态成了最低的要求和必然的趋势。

生态可以被各种定义,但天平从来没有倾斜

如今,多数云服务相关的厂商都在说自己要做生态,不过响铃个人认为BAT这种大体量的技术型互联网企业做成生态才是大概率事件,多数厂商只能陪跑,事实上国内目前真正能做成(或渐渐趋于)生态的也只有BAT三家。理由有二。

Copyright © 2013-2018 合肥彼岸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地址:合肥市高新区亚夏汽车大厦17楼
工信部备案号: 皖B2-20150071-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150071-4 安全联盟认证 安全联盟认证 安全联盟实名认证

copyright@2015 合肥彼岸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话:400-893-5552 0551-65371998 QQ:800022936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亚夏汽车大厦17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