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摩拜前期的探索中,最艰难的事情,一是产品,二是找钱。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共享单车到底是什么”,因为之前从来没有过这种产品,大家都不知道共享单车到底是什么样子,摩拜需要从0中创造出1来。胡玮炜和她的同事后来得出了几个结论:每辆车都有GPS定位,有联网的智能锁,手机打开就能找到离你最近的车,扫码开锁,随骑随走。
2015年7月,摩拜第一次做出了产品,将想法变成了实物。但胡玮炜发现,这辆自行车和自己的设想相差甚远。“这辆车相对比较传统,它可能非常年轻、运动,但工艺相对比较复杂,特点不够鲜明,免维护度不够,锁的稳定性也不够。”胡玮炜觉得,这辆车的问世,既是一个高潮,又是一个低潮,“高潮是我们终于实现了它,”低潮则是,他们把这辆车全盘推翻了。不过,这辆车也不是全无用处,太阳能车筐这个创意后来就被用在了摩拜轻骑(lite)版,还有免充气轮胎,日后也有了用武之地。
摩拜建立了一个模型,发现造至少能使用50个月的车才最有利于公司发展。胡玮炜意识到,之前只做平台、将硬件制造外包的想法并不切实际。所有供应商都不愿意接单,甚至懒得报价,因为需要重新调整生产线,重构市场供应链,投入太大,风险太高。胡玮炜只好自己组建智能锁团队和自行车团队,靠自己团队的力量制作单车。
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到2016年初,摩拜终于生产出了第一代产品:五幅轮彀、全铝车身、轴传动、智能锁、免充气轮胎,时尚醒目、科技感十足。这个从0到1的过程非常艰难,光是智能锁,摩拜就做了八代。胡玮炜回忆,“第一批锁是我们自己在办公室里组装的,组装以后我们在街头进行小批量的测试。”胡玮炜不愿透露摩拜单车的成本,“中国的制造业很厉害,随着大规模工业化量产,成本早已大幅下降”。据外界估计,摩拜第一代经典版的造价有可能超过3000元。2016年4月,摩拜单车正式上线,并在上海投入运营,从此开始一路疾驰。
和制作产品一样艰难的是找钱——如果不是更艰难的话。天使投资人李斌的500万元不是一次性投入,而是一笔一笔给,摩拜团队实现了阶段性目标后,才会拨下一笔钱。因为做硬件总会有延时,胡玮炜在青黄不接时向朋友借过两次钱。当时她曾在内部说,“万一摩拜失败,就当作公益了。因为至少还留下一批结实好用的车给大家骑。”不过,胡玮炜并没有放弃过,“把摩拜做成做大了,才是真正的公益”。
接下来的A、B两轮融资的艰难程度同样出乎胡玮炜预料。A轮融资时。国内一家很大的投资机构打算投资。但当时摩拜在建工厂,由于资金捉襟见肘,找的是最便宜的厂房,每月支付几万元的房租。那家投资机构最终放弃了投资意图。
摩拜的A轮最终是愉悦资本给的。李斌和愉悦资本非常熟悉,胡玮炜原本以为他们肯定会投,但由于摩拜的模式之前并没有先例,愉悦资本看过之后,胡玮炜发现没了下文,“怎么一点声音都没有?”后来讨论了很多次,经过艰苦的拉锯,这笔融资总算敲定。
B轮同样不容易。熊猫资本是摩拜的B轮投资方之一,合伙人李论说,“我们投那会,很多人都看过,没人投。”李论是在2015年底开始通过王晓峰接触摩拜这个项目,正式上线前,摩拜的前景并不明朗,自主造车的决定面临压力很大,“跟早期投资人分歧很大,融资不太顺利,大家都质疑模式这么重”。胡玮炜那时给李论留下了深刻印象,“她非常有定见,整个模型想明白了,不管经济模型,还是从整个用户体验来说,就是要自己造车。”
随着2016年4月底摩拜上线,在上海开始运营,李论觉得这个项目“挺牛x”,“当时他们说能干成15亿美金的公司就很好了,我说如果成功,一定就是200亿美金的公司。我投就是因为这家公司能到200亿美金。”
即使如此,掏出钱来也不容易,李论和摩拜在价值观上非常契合。“李论非常爱我们,”胡玮炜说,“但爱你和最后要把钱掏出来有很远的距离。”
“你看过美剧《硅谷》吗?”胡玮炜说,摩拜的融资经历简直就是《硅谷》情节的重现。
摩拜B轮融资在去年8月份正式公布,投资方除了熊猫资本和愉悦资本,还包括李开复的创新工场。李开复不仅带来了数百万美元,也带来了资源。在他的撮合下,2017年1月底,富士康和摩拜单车达成战略合作。摩拜单车官方宣布,富士康海内外的数十家工厂,将为摩拜单车提供专门的生产线,预计年产能将达到560万辆,摩拜单车的生产能力将在原有自有产能基础上翻倍,总产量将超1000万辆/年。
在此之前,摩拜已经驶上快车道。2016年8月,摩拜进军北京,9月摩拜进行了C轮融资,红杉和高瓴两大巨鳄携1亿美元入局。胡玮炜说,“很多事情大家看得见、摸得着,并且被市场验证了。”李论说,C轮“一堆人追着投,拿钱拿到手软”。摩拜与资本之间的供需关系倒转,选择权掌握在了摩拜手中。
一个月之后,摩拜再次融资,华平、腾讯、启明创投、贝塔斯曼抢得入场券。美国华平投资执行董事胡正伟告诉《中国企业家》,摩拜是华平进入中国二十年来决策最快的项目。华平一般决定投资一个项目至少需要四周的尽调,还需要留出内部文件的准备和决策时间,但在摩拜项目上,出于对行业的理解和信心,再加时间紧、对手多,华平破例在两周内就作出了投资摩拜的决定。
虽然时间有限,但正如华兴资本董事总经理王力行所言,投资人都不傻。华平在两周时间内做了一个研究共享单车市场规模的模型,他们发现,虽然共享单车是新生事物,但有一个可资借鉴的参数,那就是中国的公共自行车市场。华平分析了全国近两百个城市的公用自行车市场,选择了15个城市作为样本调研。胡正伟表示,根据这些城市公布的公用自行车出行数,可以估算出共享单车市场规模的底线数量,“第一由于公用自行车是有桩的,不太便利,第二公共自行车投放量有限,供应少于需求。”根据这个底线数量,再加入基尼系数、城市人口数量等,胡正伟计算出,中国共享单车每天的出行数量在三千万至七八千万次之间——这显然是一个极其庞大且高频的市场。长期关注出行市场、投资过神州专车、蔚来汽车、e代驾等企业的华平没有放过摩拜这个机会。
C轮之后,摩拜引进华兴作为独家FA,后者将在两年内只服务摩拜这一家共享单车公司,这对于老牌FA华兴来说也是头一次。去年摩拜一年融了5轮资,CEO王晓峰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仍然觉得融得不够快,“最好融6轮”。对于投资人的选择,王晓峰也给出了标准:“第一,我们找气场合的,不是谁的钱都要。第二,有钱有势。”
华兴董事周亮的观点可以作为王晓峰“有钱有势”的注脚:“第一钱是一定要的条件,包括估值,还有商业上的条款。另一方面我们还是希望选择有价值的(投资机构),这个价值可以是很多方面,比如说能够帮我们建立更为良好的政府沟通渠道,能够更好地跟上游的供应商建立联系,能够帮助摩拜更好地进行海外业务拓展。还有一些像银行系的,能够更好地帮助摩拜做资金的托管和安排。”
进入2017年,越来越多的共享单车让城市色彩日趋艳丽,资本鼓风机开足马力,共享单车成为财经乃至社会新闻版面上的热门话题。春节之后,在APP商店免费下载排行榜上,摩拜和ofo稳居前三。3月初,摩拜完成D+轮融资,估值超过10亿美元,正式步入独角兽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