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93-5552

“短缺药品”惊动中央深改组 大招来了!

 
2017-04-22 11:33:12所属分类:行业动态

“有啥别有病,缺啥别缺钱。”这句话从某种角度看,道出了百姓的担心:怕有病、怕没钱。没钱可以努力去挣,但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得了病就要赶紧治,及时就医按时吃药。这个理儿谁都懂,可是如果治病的药买不到,把病给耽误了咋办?

一提到短缺药品,估计是个中国人都能说出一两个来,尤其是那些经典药品,比如退热散、宝塔糖、红霉素眼膏等。没错,短缺药品往往生产厂家少,可替代药品少,患者又离不了。有的一旦断了药,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这可真是十万火急、人命关天的大事!

4月18日,中央深改组第三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改革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会议强调,改革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更好满足人民健康和临床合理用药需求。

中央深改组关注短缺药品,并将这个问题上升到改革的高度,是一个令人鼓舞的信号。

最容易短缺的药品,是廉价药和小众药

近年来,市场一些药品出现短缺,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2013年下半年,多地反映甲巯咪唑供应短缺问题,国家卫计委联合有关部门进行调研,专门解决甲亢患者用药短缺的问题。2015年,一种治疗婴儿痉挛症药物——注射用促皮质素,一盒仅售7.8元,因一直缺货在黑市上卖到4000元,翻了500倍!2016年,一种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必备药物——溴吡斯的明片,断货3个月令很多患者苦不堪言,全国到处寻药,每瓶30元的药品在黑市被炒到几百元……

\

从市场供求关系来看,药价偏低,难以覆盖不断上涨的生产成本,确实是造成短缺的原因之一。原料药、人工等生产价格上涨,质量标准不断提高,让企业的生产难以为继。

麻辣财经曾采访过促皮质素短缺的原因,发现厂家也是有心无力、步履维艰:

——由于使用人群比较局限,使用时间和数量都不确定,而生产、库存流通成本较高,注射用促皮质素生产厂家全国仅剩两家。

——每盒7.8元的价格,基本不能覆盖生产成本。尤其是近年来为达到国家新版GMP标准,厂家对生产线进行提质改造,生产成本进一步增加。

——此药物没有列入国家低价药清单,也没有国家政策限制其价格。但出于患者承受能力考虑,厂家又不可能一味靠涨价来增加产量,致使患者很难通过正常渠道买到此药。

放线菌素D是一种肿瘤化疗药物,对于婴儿细胞瘤治疗属于必需药品。但是,这类肿瘤在临床上比较少见,需求量非常小,原料价格高,利润太薄,目前全国仅有两家企业在生产。

当然,药品短缺并不都是因为价格低。调查发现,药品本身生产或使用方面的特殊性,更加容易造成短缺,主要有四种情况:一是市场用量不大的药物;二是一些毒副作用较大、价格低的老药;三是受生产技术水平限制的药品;四是生产工艺较特殊的药品,如生产过程需防护设施,提高了人员劳保、福利等成本,不少企业减产或停产。

麻辣财经查阅资料发现,2006年至2008年,北大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受国家发改委的委托,曾开展过大规模的短缺药品调查。该中心主任史录文介绍,调查组从114家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获取信息,统计发现,短缺药品有284种。通过对医药公司电子网单的分析,调查组发现,284种药品中只有20种药品是真正短缺,相对短缺的药品为13种,潜在短缺的药品有7种。但从目前各地短缺药品信息来看,那些过去短缺的药品依然短缺,甚至成了“短缺明星”。

Copyright © 2013-2018 合肥彼岸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地址:合肥市高新区亚夏汽车大厦17楼
工信部备案号: 皖B2-20150071-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150071-4 安全联盟认证 安全联盟认证 安全联盟实名认证

copyright@2015 合肥彼岸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话:400-893-5552 0551-65371998 QQ:800022936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亚夏汽车大厦17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