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式太老了,挑不中喜欢的。”刚成为人民教师不久的陈柳惠女士向笔者表示。要知道,其在过去高中和大学前期,曾是达芙妮、百丽等传统鞋企的忠实客户。就算到了今天,其还会偶尔去他们专柜转上一圈,只是很少有再次购买的欲望。
而作为对时尚要求更高的office lady,Phylles说她基本都会选择去装修精致,服务贴心的一些精品店内消费,当然也不排除网淘一些爆款。“像百丽、达芙妮这类的鞋子,我可能会买给家里的长辈,毕竟舒适度有些款式还是可以的。”Phylles谈到。
品牌老化,无法跟上如今主流消费者更新换代的速度,这无疑也是对其在款式设计和供应链上提出的质疑。
国内服装行业战略专家、UTA时尚管理集团中国区总裁杨大筠曾表示,对任何时尚品牌来说,创新设计是生存的灵魂,但百丽国际却“品牌太多,流行速度太慢”。
在过去很长时间,在新鞋的开发与设计上,国内传统女鞋品牌一直沿用着一套周期长达半年到一年的既定流程。从设计到最终上架,往往是一年半载之后,这和现今的流行速度明显背道而驰。
而这恰好给了电商打入女鞋市场准备了很好的入口,一方面可以提供当下最新的流行元素,另一方面又可以降低库存压力,预订功能被运用得淋漓尽致。据报道,部分生产爆款或明星同款鞋的淘宝电商,虽仅依托代工鞋厂或作坊,在客户下单后,也基本能在一周或几周内实现几千双的新鞋订单。
“高跟73小时”就是一个从淘品牌落地的成功案例。最初,其也只是通过网红在网络传播,在微店和淘宝售卖;而如今已同步在上海、北京、杭州、南京等城市开设了9家线下门店和专柜。凭借着每周的上新频率和每月8-10款新品,虽然客单价上千,目前看来仍有着强大的市场。预计到2017年底,销售额将达到去年的2倍,专柜数量将会超过20家。
而与高客单价的“高跟73小时”相比,实惠平价的“热风”近年来也发展迅猛。其在款式和售卖方式上与之间的百丽和达芙妮较为相近,但其凭借优质的产品和较为低廉的价格,虏获了广大受众,正受到越来越多购物中心的青睐。
联商网百人荟成员王国平表示,百丽国际目前这十分尴尬的境地,百货渠道没落也难辞其咎。当初百货正火的时候,它有渠道溢价;如今随着百货的没落,就不得不成了折价,有一种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意味。
纺织服装品牌门店运营专家兼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程伟雄也向笔者表示产品单一和渠道单一是其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