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的官方开发文档已经公布,不少开发者已经做过相关评审,本文将从一个微信资深第三开发者的角度,深度解析微信小程序开发。
一个通用技术同时开发IOS和安卓APP
通过一个通用的技术同时开发IOS和安卓两个版本APP,一直就是开发者们努力的方向,我们梳理业内相关的开发方式:
1. Web APP: 将Native APP仅仅作为一个浏览器使用,里面跑在线或者离线的HTML代码,H5代码占比超过90%。
2.Hybrid APP:用一个Hybrid框架(如:wex5、bootstrap、cordova等)来做bridge制作APP,APP中包含了Native代码,程序的底层框架、核心逻辑、界面框架用Native来完成,业务逻辑用H5完成,H5代码占比在40%—80%左右。
3.混编APP:部分业务也开始使用Native,H5代码占比继续下降,达到20%—40%左右,例如Ctrip,Alipay。
4.React Native APP:使用页面动态化框架开发,可以让Native通过执行动态化的脚本(可以本地也可以下发),但渲染出Native的界面和逻辑。最出名的框架就是Facebook的React Native了。
从今天看来,这四种方式仍是各有特点,开发团队可根据项目的应用场景,开发周期、开发成本灵活选择。
腾讯在这方面也有考量,希望能够通过一个通用技术,解决开发团队需要同时开发IOS和安卓APP的问题,小程序就是这个背景下诞生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