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93-5552

餐饮行业越来越懂O2O,外卖平台不再烧钱赚吆喝

 
2016-10-17 14:24:26所属分类:行业动态
补贴少了,你是不是依然习惯在中午打开外卖APP?街上飞驰的外卖小哥,你是不是能迅速分辨出红黄蓝分别属于哪一家?除了20元一份的快餐,你是不是还叫过几次火锅或者龙虾外卖?恭喜你,已经成功被锁定为O2O下半场的忠实用户。
 
O2O从2013年发展至今,继这个领域在经历了大量的投入消耗和跌宕起伏的市场整合之后,终于开始从疯狂烧钱进入了创造价值的下半场,而为用户和商户产生价值,也越来越被O2O平台列为核心。
 
在走访了几家知名的连锁餐饮品牌之后,我们欣喜得发现,相比较此前隔靴搔痒的被动变革,线下餐企早已卸下了跟风喊几句O2O口号的战战兢兢,在拆解演绎O2O的创新理念之后,他们越来越清楚,下半场的主角,究竟是谁。而这样的认知背后,是数据、技术、创新、观念的多重加持。
 
据CNNIC的数据,2015年中国外卖O2O市场规模为442.4亿元,预计2018年将突破1500亿元。我们试图从外卖O2O为切入点,撕开整个O2O领域的裂口,以管窥所谓的下半场,究竟应该何去何从。
 
关于外卖,餐饮企业的现状
 
餐饮企业的“三高”——房租高、人力成本高、食材成本高——这三大痛点已经把餐饮领域的利润挤压到了悬崖边缘,而外卖的出现,似乎一下拓展了这个领域的疆界。
 
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开始做起小店模式——将原本500平米的门店,面积缩小到200平米——以降低房租高企带来的压力。这个时候,如何保证在门店面积缩小的同时维持营业额的增长?外卖成了最好的选择。
 
几乎每一个用户,都颇为怀念曾经那段烧钱浪潮滚滚的时光,几块钱吃顿饭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事实上不仅是用户,商家也如此。
 
而对于餐饮品牌商家——这批较早跳出或者从未踏入过补贴怪圈的商家——除了外卖配套的人力成本和包装费用外,更多的成本,都不约而同得指向了配送。
\
不同的是,他们在配送上的花费,有的流向了平台的腰包,有的奔向了第三方的怀抱,还有的自己消化。
 
·平台配送:省力不省心
 
“我们不需要自己去建团队,不需要给员工上保险,还有买车维护车的费用。”某餐饮集团CEO觉得,使用外卖平台的配送团队,可以“省掉企业烧钱的环节”,代价是“线上会抽走15%-18%的配送费”。
 
汝之蜜糖,彼之砒霜。在另一外卖总监眼里,平台配送还是让人很操心。每个外送员经常同时抢/派几单,不能确定自家的外送食物,是第几个被取到货,又是第几个被送到顾客手里,他并不能精准控制时间,而任何一次配送时间或者服务态度的失误,都会对品牌造成影响。
 
·自建外卖:省心不省力
 
还有一部分企业将配送定位到服务的延伸,让消费者了解到品牌服务的多元性。
 
尽管自建外卖被认为是一个颇为“重”的配送方式,但不能简单考虑投的成本问题,重点在于自有的配送团队,到底能把市场做得多大——在订单量1000单的时候,每单的配送成本在20元左右,当订单量达到现在的4000单,这个成本降到了每单10元,订单量如果更大成本还会更低。
 
下半场已回归理性,餐饮品牌都做了些什么?
 
千团、百团大战,外卖的硝烟四起,将市场冲刷成目前为数不多的几家,但在上半场的战役中,这些团购外卖平台,并没有真正渗透到行业深处,正如王兴所说,是“很薄的互联网化”,这样的服务只停留在表层,商户的具体运营情况和痛点,平台抓不住。
 
因此你看到,今年年初,王兴召集核心骨干到泰山开了“2016年战略沟通会”,他强调人口红利已弱化与消失,纯互联网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互联网+”更大的机会正在到来。
 
并非口号式的“互联网+“,在下半场中,餐饮企业自身拥抱互联网的动作和尝试,比我们想象的多得多。我们都看到互联网从“上半场”的人口红利期,进化到了下半场的精细化运营,餐饮行业越来越懂O2O了。
 
Copyright © 2013-2018 合肥彼岸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地址:合肥市高新区亚夏汽车大厦17楼
工信部备案号: 皖B2-20150071-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150071-4 安全联盟认证 安全联盟认证 安全联盟实名认证

copyright@2015 合肥彼岸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话:400-893-5552 0551-65371998 QQ:800022936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亚夏汽车大厦17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