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占据明显的地利优势,然而很多社区O2O项目在落地中,并没有让物业公司参与进来。
(1)、房屋租赁、二手房交易大多是由业主与房产中介公司经纪人单线联系,而物业并无作为,而各大房产中介门店就在社区门口扎堆(物业有BBS论坛,原本可以轻松成为供需双方的撮合者)。
(2)、装修改造周期长、涉及环节多、材料多,业主没有时间全程跟进,而很多装修公司监理容易出现偷工减料项目,第三方的家装O2O平台等出来后被业主接受(其实物业公司派遣服务人员担任装修监理并不难)。
(3)、家政服务中的搬家、开荒、保洁、家电清洗、家居保养、保姆、搬家、开锁等业务本是社区物业服务的强项,但58到家等O2O提供上门服务,用户逐渐开始通过手机找家政服务,而不是找物业。
(4)、除了京东到家、58到家等此类O2O平台外,很多垂直的O2O项目以单品切入社区市场,比如e袋洗就跨过了很多社区家门口的干洗店,成为洗衣市场巨头后,又招募社区闲置劳动力当小e管家,做社区共享经济。
(5)、一些社区O2O大力整合便利店(小卖部)提供生鲜、蔬菜在线采购配送、费用代缴、上门维修等居民日常消费服务;也有一些社区商超O2O与物业公司合作,但跨过物业公司也无伤大雅。
眼看这么多业务在家门口流失,物业公司是不是以后只能收快递、废品和停车费呢?遗憾的是,越来越多的社区开设安装了自提快递柜;已经有回收家电废品的O2O项目拿到融资了;针对社区内的洗车、P2P租车等项目也多了起来。总之,物业管理应该争取的,以及本应该很容易得到的市场,正被越来越多的O2O项目蚕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