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商的高潮迟迟不退,却又迟迟不能突破,反而越做越难。究其原因,无外乎跟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关系,当前农村发展虽然越来越好,但离我们想象中的目标还相差甚远,更别说农村电商的发展了。
农村电商除了原本的“最后一个公里”外,越来越多的绊脚石出现,越来越多电商企业放弃了农村电商这块大蛋糕,农村电商为什么越来越难做?
首先,虽然农村电商与城市电商在区域上存在经济发展水平,消费者认知的差异,但是两者都需要自营的或是第三方的电商平台来进行流量的变现。
对于农村电商运营者而言,在不具备专业运营能力情况下,想做农村电商,加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极低成本,专业人员手把手教你操作运营平台,宣传推广一整套,只需要你有好的产品和诚信的经营方式。
其次,客户定位问题。除了少数全国知名的农特产品和得天独厚的产品之外,对于一般的农村电商而言,面临一个最大的困扰是产品市场和客户群体之间的差异。
很多时候,农村电商想要把产品推广到全国,但是最后发现受制于物流和其他区域市场竞争情况,更适合做市场的反而是周边的区域市场,也就是本地产品的本地化电商运营。
但是本地的市场和客户有时候又没有完全培育起来,对产品的吸纳和消化能力也有限,本地的居民还有移民大中城市的城市化进程趋势,这就导致了本地化产品的供应和需求之间的矛盾。
再次,市场和供应之间的信息脱节。农村电商还有一个劣势就是市场反应速度上的滞后性,因为长期远离城市核心市场,农村地区虽然具有部分产品上的优势,但是容易出现在市场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过剩危机。
而这种过剩之后的失利也一直是农村产品产业化的一种瓶颈。尤其是对于某些带有季节性的土特产品而言,电商是一个很好的保持线上、线下销售平衡的一种途径。
最后,物流的限制,也就是“最后一公里”。目前农村地区的物流很大程度上还是以传统的邮政为主,虽然说顺丰、三通一达已经逐步开始往县域城市渗透,但是县域以下乡镇的物流基本上还是一块空缺。另外,偏远地区的物流成本相对还较高,也会加大农村电商的运营支出。
农村电商卖货郎,在物流方面都会采取抱团的方式,快速加快全国仓储的布局,实现电商与物流的互通互联,最终搭建一张覆盖“万国万县”的电商网络。
农村电商这块大蛋糕,想从中分一块,过关斩将的同时,也要真真切切为农村办事,为农村服务。农村电商之所欲越做越难,就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忘了初衷,要像卖货郎服务平台这样,勿忘初心,方得始终。当然,商家和客户之间虽然一直没能很好的平衡发展,但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一定可以做到,农村电商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