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电商成为前的创业“新蓝海”。针对大学生电商创业缺资金、缺到达“最后一公里”的快捷低价物流资源等现实难题,结合农村电商发展和农村消费市场的巨大电商,市人社局于今年启动了“大学生农村电商创业工程”,并成立市级电商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构建起大学生农村电商四级服务网络, 引导大学生深入村镇基层创新创业。
今年29岁的大学生创业者卢茂斐就是“大学生电商创业工程”的受益者。小卢经营一家主营生鲜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公司,为了节省办场地费用,之前把公司注册在家里。“入驻电商创业园后不仅能免费使用办公室、电脑,还有政府部门帮我们对接优质农户资源,做食品安全监测,省去了我们到处找货源和源头把控的成本。”小卢坦言,过去这一年,是他创办公司以来取得业绩最好的一年。
帮助小卢的公司步入“快车道”的,正是我市“大学生农村电商创业工程”采取的“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培训帮扶”全链条扶持模式。通过出台政策,鼓励和引导各村镇建设电商运营中心和服务站点,借助**企业平台,建立起包括市级项目部、区(市)级运营中心、镇级服务中心和驻村站点在内的四级大学生农村电商创业服务体系,为大学生农村电商创业者提供“场地+商机+培训+导师+人才+中介”一站式创业孵化服务,鼓励高校毕业生、大学生村官、农村青年投身**创业。
一直以来,物流服务“最后一公里”不畅是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短板。为此,我市创新城乡物流配送模式。依托电商和物流企业,在县城设立“农产品配购中心”和“快递分拨中心”。在各乡镇设立“农村物流配送站”和“农产品收购站”,整合物流和快递资源,将配送实行常态化和稳定化。
据统计,仅上半年,全市大学生基层自主创业人数同比增长254%。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电商驻村站点260余个,带动农产品交易累计突破53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