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广告,也可以是生活的一部分”,已然开启了微信朋友圈的商业化大幕。
而微信朋友圈广告一出,便引来用户的极大争议。支持者认为,此举可为腾讯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是微信商业化的重
要一步;反对者则担心此举会对个人造成骚扰,也使得微信朋友圈背离了创立的初衷,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微信的发展。
但无论怎样,微信将目标瞄向拥有较高浏览量的朋友圈这座“钻石矿”,进行朋友圈广告信息流推广,无疑表明微信商
业化更进一步。
其实,微信的商业化之路一直在进行,微信红包、表情收费下载、游戏、广点通等都在一步步铺垫着微信商业化前景。
2014年初推出的微信红包可谓“一炮打响”,在春节之际,微信把红包产品嵌入这个13亿人口的节日,不动声色地改变
了许多人发红包过年的方式,创造了一个以微信为中心的巨大支付场景。时至今日,微信红包依然在朋友圈中被广泛应
用,一些打车软件也通过微信红包的方式进行广告营销。
继微信红包之后,微信表情收费下载和公众号广告的收益,也极大的促进了腾讯微信的商业化。除此之外,自去年5月
15日开始,微信开放API接口给第三方应用,使得用户间可以通过第三方应用分享图片、音乐和视频。此后,以二维码
为入口,微信再度进军O2O,推出了“扫一扫会员卡”功能,通过微信会员卡让更多线下与线上用户享受移动互联网的
便捷,实现找出租、订酒店、找餐馆,获得更多实惠,并帮助商家建立泛用户体系,搭建富媒体的互联网信息通道。实
际上,在过去几个季度,腾讯的广告收入一直呈现加速增长趋势:2012年和2013年,广告业务收入分别占腾讯全部收入
的7.7%和8.33%,但在2014年第三季度这一比重上升到12.3%。2014年前三个季度,广告业务收入同比分别增长了38.6%
、59%和78%,明显快于同期总体营收的增长,而且有加快增长的趋势。
此次,微信将目标瞄向拥有较高浏览量的朋友圈这座“钻石矿”,进行朋友圈广告信息流推广,无疑表明微信商业化更
进一步。即使“微信之父”张小龙一再对外宣称“微信不是一个营销平台”,但微信团队无法改变腾讯公司赋予微信的
使命——“无论微信是一个什么平台,它一定是一个可以赚钱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