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社区O2O微信平台(APP)也面临问题和挑战,一是盈利模式尚不明确。当下火爆的打车类软件便一直被业界质疑,通过资金优惠所培养的用户群体如果没有真正形成使用习惯,无论是佣金模式还是广告增值服务模式都很难常态化。
而物流类和物业类O2O企业还需要承担高额的土地和人力成本,一旦没有为企业和线下商户带来明显的扩容增收效果,便很难长期维持。
其次,线上线下服务内容存在偏差。在社区服务当中,由于距离相对较短,一旦线上服务的内容出现偏差,用户便会轻易地抛弃线上渠道。而在诸如洗衣、家政等服务上,用户对于。
“全封闭”的服务流程本就心存疑虑,如果线上服务没有优势甚至缺斤短两,用户很难养成高频次的使用习惯。
后,社区服务难以实现标准化复制。社区O2O的服务质量易受情绪、环境、性格及学习能力等因素影响,很难实现快速复制。同时,不同社区的地理特征、人群属性、消费习惯也存在很大差异。O2O企业无法以标准化的服务模板进行简单套用,无形当中也增加了很多投入和时间成本。
应对挑战,社区O2O应更注重参与各方使用习惯的培养。一般而言,只有协调好商户、物业、街道办各方利益,才能顺畅地进行业务推广,进而在市场成熟的情况下开展增值服务实现盈利。
所以,与传统电子商务相比,社区O2O要面对的利益主体更多,除了消费者,还需要把商户、物业、街道办列为服务对象。同时,主管部门应该从加强社区管理的角度推动社区公共服务O2O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