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术的突破、核心零部件成本的下降、以及“先驱”产品的出现,带动了智能服务机器人在近两年的兴起。一时间,语音交互、对话问答、人脸识别、环境感知、自主定位导航,几乎成了智能机器人产品的标配。
家用领域,以音箱、台灯、宠物、IP形象为原型的智能机器人层出不穷,开始通过早教、陪伴、智能管家的身份走进家庭;扫地、拖地、擦窗等清洁机器人也实现了壁障导航和路线规划功能,性能不断提升,在家居领域深入普及。
商用领域,智能机器人开始出现在银行、酒店、商场、医院、学校等不同场所,扮演着客服、迎宾、导购、助理、助教的角色;包含在大机器人领域的无人机和自动驾驶汽车,智能化程度也持续提升,有望在未来重塑物流运输、交通出行等传统行业商业模式和竞争格局。
然而,由于技术和工程化还不成熟、消费者期望过高、习惯尚未养成,以及向传统行业渗透需要时间,当前,智能服务机器人市场只见资本及企业发力,不见需求端应用普及。业内对于服务机器人市场的爆发时点也是众说纷纭。
那么,智能服务机器人行业到底进展如何?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真正爆发和普及又取决于哪些因素?本文将从产业链、行业格局、关键技术、以及行业应用等维度帮您梳理当前智能服务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并为您解答上述问题。
注:机器人根据行业应用可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根据智能化程度又可分为可编程机器人、自适应机器人、以及智能机器人(可感知、识别、交互、判断、推理、规划以及学习)。本文着重讨论智能服务机器人,涵盖家用/个人智能服务机器人、商业智能服务机器人等。虽然无人机和无人驾驶汽车也包含在其中,但本文暂不展开讨论,相关行业分析将会在以后为您呈现。